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5
典故
8
词典
357
佛典
6
其它
164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训士
训注
训谟
故训
道训
儒训
雅训
训教
训厉
时训
训奖
内训
训勉
光训
通训
《漢語大詞典》:
训士(訓士)
训教生员、士子。 元
袁桷
《龙兴路司狱潘君墓志铭》
:“ 大德 十年,復为 赣州 教授,以昔之治 广 者为準,闢田筑宫,训士严整。” 清
王昙
《屠孟昭大尹尊甫兰渚封君七十封安人宏农君五十八岁寿序》
:“文章训士,经术飭治。”
分類:
训教
生员
士子
《漢語大詞典》:
训注(訓註)
亦作“ 训註 ”。 训释注解。
《
晋书·郑冲传
》
:“初, 冲 与 孙邕 、 曹羲 、 荀顗 、 何晏 共集
《
论语
》
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輒改易之,名曰
《论语集解》
。”
《
旧唐书·儒学传上·曹宪
》
:“ 宪 又训注 张揖 所撰
《博雅》
,分为十卷。” 宋
洪迈
《
容斋四笔·小学不讲
》
:“ 许叔重 收集篆、籀、古文诸家之学,就隶为训注,谓之
《
説文
》
。” 明
胡居仁
《碧峰书院赋》
:“训註繁而理昧,孰能免乎冥行。”
分類:
训释
注解
《漢語大詞典》:
训谟(訓謨)
《
尚书
》
六体中训与谟的并称。后亦用以泛指训教谋画之词。 宋 范仲淹
《任官惟贤材赋》
:“大哉考古典之训謨,观前王之取捨。” 宋
欧阳修
《论编学士院制诏札子》
:“政令改更,学士所作文书,皆繫朝廷大事。示於后世,则为王者之训謨;藏之有司,乃是本朝之故实。”
分類:
六体
训教
谋画
《漢語大詞典》:
故训(故訓)
(1).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
《
诗·大雅·烝民
》
“古训是式,威义是力” 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南朝 梁武帝
《谥始兴王憺册》
:“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
(2).训诂。
《
汉书·艺文志
》
:“
《毛诗故训传》
三十卷。” 宋
洪迈
《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
》
:“
《
毛诗
》
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 ,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 。”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
《
説文
》
,多宗 许 郑 ,少谈 杜 马 。”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
:“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分類:
训诂
古训
先代
代留
留下
法则
《漢語大詞典》:
道训(道訓)
谓道之准则。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博通群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 晋
葛洪
《
抱朴子·勗学
》
:“渐渍道训,成化名儒。”
《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
:“闇薄纂统,实凭师范,思尽虔恭,以承道训。”
分類:
准则
《漢語大詞典》:
儒训(儒訓)
谓儒学教育。
《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
》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
梁书·儒林传序
》
:“ 汉氏 承 秦 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
:“自 高祖 初立 关中 ,便修太学,并为功臣宗室子弟别立小学,建黌舍,大加儒训,增置生徒。”
分類:
儒学
教育
《漢語大詞典》:
雅训(雅訓)
(1).雅正的教训。 汉
刘歆
《与扬雄书从取〈方言〉》
:“ 歆 虽不遘过庭,亦克识先君雅训。”
《燕丹子》
卷上:“ 丹 不肖,生於僻陋之国,长於不毛之地,未尝得覩君子雅训、达人之道也。” 唐
马总
《
意林·正部
》
:“言成雅训,辞作典謨。”
(2).正确的训释。 清
曾国藩
《复李眉生书》
:“即就
《通鑑》
异詁之字偶一钞记……久之,多识雅训,不特譬喻虚实二门可通,即其他各门亦可触类旁通而贯彻矣。”
(3).典雅纯正。 明
方孝孺
《题胡仲申先生撰〈韩复阳墓铭〉后》
:“然其操履高介,文章雅训,当世之士多自谓不能及之。”
分類:
正确
雅正
典雅
纯正
教训
训释
《漢語大詞典》:
训教(訓教)
(1).谓施教化,使顺服。
《
吕氏春秋·执一
》
:“ 吴起 曰:‘治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子与我孰贤?’”一本作“驯教”。
(2).教导;教训。
《
后汉书·马援传
》
:“及帝崩, 竇太后 临朝, 严 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
第二折:“差贫道降临凡世,训教此人。” 柳青
《铜墙铁壁》
第五章:“老婆有点舍不得,他还常训教她。”
(3).指谕告的文书。
《
普曜经·降神处胎品
》
:“或有説言:‘太子圣明,善制训教,端正殊妙,年幼难及。’”
分類:
训教
教导
施教
教化
教训
文书
顺服
《漢語大詞典》:
训厉(訓厲)
教诲勉励。 北魏
崔鸿
《
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
》
:“写 诸葛亮 训厉以诫诸子。” 南唐
刘崇远
《
金华子杂编
》
卷上:“太夫人孀居之岁,才未中年,贞干严肃,姻族敬惮,训厉诸子,言动以礼。” 清
吴敏树
《程日新先生家传》
:“仅一二事,识於家人代传之相训厉不敢忘者。”
分類:
教诲
勉励
《漢語大詞典》:
时训(時訓)
指先王遗教。
《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
:“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於天瞩。” 张铣 注:“时训,谓先王之教也。”
分類:
先王
遗教
《漢語大詞典》:
训奖(訓奬)
训教劝勉。 南朝 梁 慧皎
《
高僧传·诵经·道嵩
》
:“人有造者,輒为其説法训奬以代饌焉。” 唐 彦琮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
卷下:“世号 素王 ,製作经典,训奬 周 末,教加季叶。” 宋
李廷忠
《谢王枢使荐举启》
:“激扬頽风,训奬下辈,要使羣木皆归匠石之圃,百药俱萃医师之门。”
分類:
训教
劝勉
《國語辭典》:
内训(內訓)
拼音:
nèi xùn
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也作「内教」。
分類:
妇女
训诫
教育
《國語辭典》:
训勉(訓勉)
拼音:
xùn miǎn
教导勉励。如:「导师常训勉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分類:
训教
勉励
《漢語大詞典》:
光训(光訓)
犹大教。
《
书·顾命
》
:“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 文 武 之光训。”
《漢語大詞典》:
通训(通訓)
(1).普遍的训诫。
《陈书·宣帝纪》
:“戢情怀善,有国之令图;拯弊救危,圣范之通训。”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 公叔 列国之倍臣,犹安社稷, 黔娄 匹夫之介节,不忘仁义,古今以为通训,书籍以为美谈。”
(2).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
分類:
通训
普遍
训诂学
训诫
字书
古书
注释
意义
解释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