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训条(訓條)
犹教条。亦指逐项开列、命令下属遵照执行的训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董仲舒 遵守有德代失德的训条, 眭弘 为这个训条遭杀身之祸,足见他们是忠实于自己的学说的。”
《漢語大詞典》:训谐(訓諧)
谓加以训诲而使彼此和谐。晋书·姚兴载记下:“臣诚不肖,不能训谐於弟,至 弼 构造是非,仰惭天日。”
《漢語大詞典》:训心(訓心)
涵育心性。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
分類:涵育心性
《漢語大詞典》:训仪(訓儀)
庭训和仪范。 唐 权德舆 《唐故使持节郴州诸军事权知郴州刺史赐绯鱼袋李君墓志铭序》:“嗣子 卢氏 县尉 操 、次子前明经 掖 、支子某等,皆以孝经而承训义。”
分類:仪范
《漢語大詞典》:训御(訓御)
训诲统御。 明 唐顺之 《葛母传》:“母性凝重,训御诸妇、诸女如师,门内无嘻嘻声。”
分類:训诲统御
《漢語大詞典》:训裁(訓裁)
教诲裁制。 宋 王安石 《赐元丰敕令格式表》:“窃以后辟之所训裁,臣工之所承守,歷观既往,或仍踳駮之餘,绪正厥遗,实待缉熙之久。”
分類:教诲裁制
《漢語大詞典》:训对(訓對)
对训示的对答、争执。 唐 颜真卿 《与郭仆射书》:“昨 裴僕射 误欲令左右丞勾当尚书,当时輒有训对。僕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
《漢語大詞典》:训革(訓革)
训诫。《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於体分冥固,道契不坠,风美所扇,训革千载,其揆一也。” 李善 注:“《苍頡篇》曰:‘革,戒也。’” 李周翰 注:“革,改。”参见“ 训诫 ”。
分類:训诫
《國語辭典》:训诫(訓誡)  拼音:xùn jiè
1.教导劝诫。如:「他决定听从母亲的训诫,改过自新。」
2.少年管训处分中一种较轻微的刑罚。由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法庭内执行,以当面劝导的方式,告诉受训诫者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改过等。训诫后,再令少年写悔过书,并请其父母等注意管教孩子。
《國語辭典》:校训(校訓)  拼音:xiào xùn
学校教诲诫勉学生的训辞。如:「礼、义、廉、耻为国民中学共同的校训。」
《國語辭典》:形训(形訓)  拼音:xíng xùn
训诂学上专就字形解释字义,即称为「形训」。
《骈字类编》:涯训(涯训)
唐书李训传大索都城分掩涯训等第兵遂大掠入黎埴罗让浑鐬胡证等家及贾耽庙赀产一空涯又王涯传昭宗天复初大赦明 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
《漢語大詞典》:同训(同訓)
指同义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
分類:同义词
《漢語大詞典》:转训(轉訓)
训诂学术语。又称递训。几个字展转训释,意义相同。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漢語大詞典》:纂训(纂訓)
纂集训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 张敞 以正读传业, 扬雄 以奇字纂训。”
分類:纂集训释
《国语辞典》:训纂篇(训纂篇)  拼音:xùn zuǎn piān
书名。汉扬雄撰,是关于文字的书。全书断六十字为一章,共三十四章,计二千零四十字。今已亡佚。《玉函山房辑佚书》收有辑佚本。〈说文解字序〉:「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清。段玉裁。注:「此谓汉初仓颉篇只有三千三百字也。……此谓雄所作训纂,凡三十四章,二千四十字。合五十五章,三千三百字,凡八十九章,五千三百四十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