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训咨
训喻
训符
训读
训保
玄训
听训
军训
李思训
警训
诫训
笺训
请训
天训
训格
《韵府拾遗 支韵》:训咨(训咨)
晋书乐志万机无废理明明降训咨
《漢語大詞典》:训喻(訓喻)
见“ 训諭 ”。
《漢語大詞典》:训谕(訓諭)
亦作“ 训喻 ”。 犹训诲;开导。《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三国 魏 管宁 《答桓范书》:“泛爱遇隆,远辱纶墨,降尊诱卑,训喻过泰。”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想此十餘月中,训諭何限?惜乎弗问,此师之咎矣。”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本大臣由 楚 省奉召进 京 ,面承训諭,指授机宜,给以钦差大臣关防来此查办,尔等皆已闻知。”
《韵府拾遗 虞韵》:训符(训符)
祁顺白鹿洞赋陋韩公之训符
《國語辭典》:训读(訓讀)  拼音:xùn dú
日文借用的汉字有音读、训读两类发音。音读渊源于古汉语,训读则是日语语词的本音。所以训读时仅借汉字的形和义,不采汉语的音。如「山」字,日文的音读为san,训读为yama。
《漢語大詞典》:训保(訓保)
训导保育。魏书·彭城王勰传:“ 淮南 平,詔曰:‘王戚尊上辅,德勋英二,孤心昧识,训保攸凭。’”
分類:训导保育
《漢語大詞典》:玄训(玄訓)
(1).谓道德之教诲。后汉书·张衡传:“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而弗违。” 李贤 注:“玄训,道德之训也。”
(2).犹圣训,特指天帝的教诲。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仰窥玄训,得不禀修。”
《国语辞典》:听训(听训)  拼音:tīng xùn
聆听训示。如:「违规的学生被罚在中午时到办公室听训。」
分类:聆听训示
《國語辭典》:军训(軍訓)  拼音:jūn xùn
军事训练。今大专院校及高级中等学校所设的课程,目的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军事常识及训练,以实现文武合一的教育宗旨。
分類:军事训练
《国语辞典》:李思训(李思训)  拼音:lǐ sī xùn
人名。(西元651~716)字建见,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代宗室,是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擅画金碧山水著称,为山水北宗之祖。工书法。曾任右武卫大将军。其子昭道亦擅山水,人称其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
《漢語大詞典》:警训(警訓)
告诫;训诫。 唐 孙樵 《与高锡望书》:“史家条序人物,宜存警训,不当徒以官大宠浓,讲文张字。”
分類:告诫训诫
《漢語大詞典》:诫训(誡訓)
告诫教导。 清 唐甄 潜书·贱奴:“然刚明之君,或中其一二,法制无可加,诫训无所益,祖虽神圣,盖亦莫之如何也已矣。”
分類:告诫教导
《漢語大詞典》:笺训(箋訓)
笺注训释。 宋 叶适 《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其专悟独了,动用不穷,盖非简策所载,笺训所及。” 清 刘大櫆 《〈陆宣公文集注〉序》:“ 张君 读其文,愈重其人,论其世,遂释其义。非以后之人为有不知,故为是笺训之烦而已。”
分類:训释
《國語辭典》:请训(請訓)  拼音:qǐng xùn
清朝时,钦差或三品以上的官员,出京上任前向皇帝叩辞,称为「请训」。
《骈字类编》:天训(天训)
旧唐书经籍志天训四卷高宗皇帝撰
《高级汉语词典》:训格
教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