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词典(续上)
手授张讥
乳妪讥
郐下无讥
《分类字锦》:手授张讥(手授张讥)
南史·张讥传》:宣帝时,为武陵王限内记室,兼东宫学士。后主在东宫,集宫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后主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独张讥耳。”即手授讥,仍令于温文殿讲《庄子》《老子》。宣帝幸宫临听,赐御所服衣一龙。后主嗣位,为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后主尝幸钟山开善寺,召从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讥竖义。时索麈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属讥曰:“可代麈尾。”顾群臣曰:“此即张讥后事。”
《漢語大詞典》:乳妪讥(乳嫗譏)
见“ 乳媪讥 ”。
《漢語大詞典》:乳媪讥(乳媪譏)
宋书·何承天传:“﹝ 承天 ﹞除著作佐郎,撰国史。 承天 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 潁州 荀伯子 謿之,常呼为嬭母。”后因谓年老除官,见讥于同僚为“乳媪讥”。 宋 陈师道 《除官》诗:“肯復金根繆,寧辞乳媪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后山居士》:“头童齿豁,敢辞乳媪之讥。”亦作“ 乳嫗讥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卷二引《古今诗话》:“头童齿豁,敢辞乳嫗之讥。”
《漢語大詞典》:郐下无讥(鄶下無譏)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札 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无讥焉。” 杜预 注:“《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 季子 闻此二国歌,不復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鄶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曹学佺》:“ 陈大樽 《明诗选》於 万历 以下,如 汤义仍 、 曹能始 不愧作者,概置之 鄶 下无讥之列,此则大误。”亦省称“ 鄶下 ”。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等诸 鄶 下,尚存旧国之风:即愧 卢 前,不废当时之体。”
分類: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