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4
典故
4
词典
123
佛典
6
其它
1
共134,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评讥
下讥
讥禁
讥吾
颇讥
严讥
讽讥
讥排
诮讥
示讥
讥论
大讥
讪讥
遗讥
讥言
《漢語大詞典》:
评讥(評譏)
评议讥刺。 明 尹直
《蹇斋琐缀录》
:“其疏中谓‘上言大臣德政,虽律有禁,然荐贤为国,终无私意’。时人评讥:若尔,则强姦人命,皆可自首。”
分類:
评议
讥刺
《骈字类编》:
下讥(下讥)
公羊传注见上刺下。
《漢語大詞典》:
讥禁(譏禁)
稽察查禁。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滱水
》
:“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於峡,以讥禁行旅。”
《陈书·后主纪》
:“夷狄吾民,斯事一也,何独讥禁,使彼离析?”
分類:
稽察
查禁
《韵府拾遗 虞韵》:
讥吾(讥吾)
韩愈荅张籍书:吾子又讥吾与人之为无实,驳杂之说,此吾所以为戏耳。
《漢語大詞典》:
颇讥(頗譏)
谓微有讥刺。
《
后汉书·贾逵传
》
:“﹝ 贾逵 ﹞不修小节,当世以此颇讥焉,故不至大官。”
分類:
讥刺
《漢語大詞典》:
严讥(嚴譏)
严格查问。
《东周列国志》
第六二回:“赖 公孙舍之 、 公孙夏 二人,预知 子嘉 之谋,敛甲守城,严讥出入。 子嘉 不敢出会 楚 师。”
分類:
严格
查问
《漢語大詞典》:
讽讥(諷譏)
讽谏。 宋
王安石
《谢翰林学士表》
:“学士职亲要地,而以讨论讽讥为官。”
分類:
讽谏
《漢語大詞典》:
讥排(譏排)
讥刺排调。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
:“章奏不絶,讥排姦倖。”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
之一:“君知富贵亦何有,諂誉未足偿讥排。”
分類:
讥刺
排调
《漢語大詞典》:
诮讥(誚譏)
讽刺讥笑。 明
金寔
《方竹轩赋》
:“顷闻誚讥,顾不敢当。”
分類:
讽刺
讥笑
《韵府拾遗 微韵》:
示讥(示讥)
春秋:吉禘于庄公。注:庙成而告祭,又不于太庙,故详书以示讥。谷梁传:筑鹿囿。疏:鲁先有囿,今复筑之,故书以示讥。
分类:
示讥
《漢語大詞典》:
讥论(譏論)
讥刺和议论。 晋
葛洪
《
抱朴子·微旨
》
:“夫衣无蔽肤之具,资无谋夕之储,而高谈 陶朱 之术,自同 猗顿 之策,取讥论者,其理必也。”
《
诗·桧风·桧谱
》
“於是 檜 之变风始作” 唐 孔颖达 疏:“言 季札 闻此二国之歌,不復讥论,以其国小故也。”
分類:
讥刺
和议
议论
《骈字类编》:
大讥(大讥)
公羊传:于雠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雠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馀从同同。
《漢語大詞典》:
讪讥(訕譏)
讪笑讥讽。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醉公子
》
:“近世论乐府,必欲求合本事, 青莲 而下,咸罹訕讥。” 明
吴应箕
《和周仲驭十四哀·魏忠节公大中》
:“ 郑崇 死规节, 王章 僇訕讥,鋃鐺骨一具,烈烈生光威。” 清
宋大樽
《茗香诗论》
:“然既出於是非之公,又其忠厚怛惻,虽蒙其訕讥者,犹感激焉。”
分類:
讪笑
讥讽
《漢語大詞典》:
遗讥(遺譏)
犹见笑。 明 王錡
《
寓圃杂记·胡忠安公
》
:“臣掌天下大礼,一不合宜,遗讥万世。”
分類:
见笑
《漢語大詞典》:
讥言(譏言)
讥讽的言论。 明
海瑞
《赠罗近云升钦州太守序》
:“五年爱民,一旦不能为。心之甚一切应之。时有讥言,有恕説。讥谓民父母不如是,恕谓又有大父母主持於上。”
分類:
讥讽
言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