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讥谤(譏謗)
讥议毁谤。《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玠 讥谤之言,流於下民,不悦之声,上闻圣听。” 宋 欧阳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立世子》:“助衣粮,即时賚发往他方,若留在此遭讥谤。”
《韵府拾遗 微韵》:为讥(为讥)
后汉书廉范传:叔度好周人穷急,世服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
《骈字类编》:关讥(关讥)
孟子:关市讥而不征。又关讥而不征。家语:若乃十一而税,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入山泽以其时而无征,关讥市廛皆不收赋,此则生财之路,而明王节之,何财之费乎。 温庭筠病中书怀诗见市义下。
《漢語大詞典》:讥切(譏切)
劝谏。《汉书·梅福传》:“ 福 孤远,又讥切 王氏 ,故终不见纳。”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三:“ 绍圣 、 元符 间,拓地进筑而敛不及民, 熙丰 旧人矜伐其美。然 陈瓘 讥切 曾布 ,以为转天下之积耗之西边,邦本自此拨矣。”《清史稿·成哲亲王永瑆传》:“编修 洪亮吉 上书 永瑆 ,讥切朝政, 永瑆 上闻,上治 亮吉 罪。”
分類: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