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4
词典
6
分类词汇
188
共194,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象道
元识
识悟
悬识
指识
六迷
瞻识
认知
习识
特意
品质
主体
看法
看不透
十八界
《漢語大詞典》:
象道
表达对道的认识。
《
荀子·正名
》
:“辨説也者,心之象道也。” 王先谦 集解:“辨説所以为心想象之道,故心有所明则辨説也。”
分類:
表达
认识
《漢語大詞典》:
元识(元識)
谓先天具备的认识能力。 隋
王通
《
中说·立命
》
:“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
分類:
先天
认识
能力
《漢語大詞典》:
识悟(識悟)
谓对事物的认识和领悟。
《
三国志·蜀志·费祎传
》
“代 蒋琬 为尚书令” 裴松之 注引
《费祎别传》
:“ 禕 识悟过人,每省读书记,举目暂视,已究其意旨。”
《
北齐书·魏兰根传
》
:“机警有识悟。”
《
旧唐书·米云起传
》
:“ 韦生 识悟如是,必能自取富贵。”
分類:
认识
领悟
《漢語大詞典》:
悬识(懸識)
深切认识。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附会
》
:“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黏木,石之合玉矣。”
分類:
深切
认识
《漢語大詞典》:
指识(指識)
(1).识别。 清
章学诚
《
文史通义·诗话
》
:“鄙陋之夫,不知学问之有流派,见人学问眩於目而莫能指识,则概名之曰考据家。”
(2).介绍认识。 郭沫若
《我的童年》
第三篇六:“有一位 铜河 上游的 铜街子 的某老大伯爷,他们替我指识了,我便和他两人坐在上席。”
分類:
指识
介绍
识别
认识
《漢語大詞典》:
六迷
谓作诗的六种糊涂认识。 唐
皎然
《
诗式·诗有六迷
》
:“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以错用意而为独善,以诡怪而为新奇,以烂熟而为稳约,以气少力弱而为容易。”
分類:
作诗
六种
糊涂
认识
《国语辞典》:
瞻识(瞻识)
拼音:
zhān shì
瞻仰认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二出:「敛衣襟连忙拜倒,幸瞻识兄长丰标。」
分类:
瞻仰
认识
凌濛初
《國語辭典》:
认知(認知)
拼音:
rèn zhī
个体知觉、记忆与运用讯息的历程,包括注意力、记忆、知识呈现、问题解决、决策、语言沟通等。
分類:
认知
认识
感知
《漢語大詞典》:
习识(習識)
(1).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 明
王廷相
《
慎言·君子
》
:“学至於成心,则习识坚固,吝其旧学而不舍,虽贤者犹不能辩其惑,而况愚不肖之无识乎?故习识害道。”
(2).熟知。 章炳麟
《訄书·订孔》
:“雅声、旧文、旧器, 三代 所用,人间习识。”
分類:
熟知
逐渐
认识
《國語辭典》:
特意
拼音:
tè yì
专程。如:「为了回馈乡里,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特意回母校设置奖学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楼上官人闻知娘子不方便,特意送此点心。」《红楼梦》第六七回》:「他原会些武艺,又有力量,或看破那道士的妖术邪法,特意跟他去,在背地摆布他。」
分類:
特意
认识
看法
《國語辭典》:
品质(品質)
拼音:
pǐn zhí
物品的质地。如:「商品品质的好坏关系产销市场的开拓。」
分類:
品质
物品
质量
作风
思想
认识
品性
本质
《國語辭典》:
主体(主體)
拼音:
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分類:
主体
哲学
法学
统治
治地
民法
地位
法中
客体
中指
享受
权利
负担
义务
体有
认识
公民
实践
法人
能力
帝王
《國語辭典》:
看法
拼音:
kàn fǎ
对人、事、物所持的观点。《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难道大场里同学道是两样看法不成?」
分類:
看法
认识
和见
见解
《国语辞典》:
看不透
拼音:
kàn bù tòu
形容对人对事不能认识清楚。如:「我看不透他的心思。」
分类:
认识
清楚
《國語辭典》:
十八界
拼音:
shí bā jiè
佛教对于现象的分类,也就是现象的十八个范畴。认识的对象有六类,即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相对于对象的认识官能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谓之六根。认识作用也有六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之六识。共成十八类。《大智度论》卷三○:「于五众、十八界、十二入、六种十二因缘等众多法中,假名『众生』。」
分類:
梵文
意译
佛教
认识
中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