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台堡(臺堡)
军事上用于警戒防守的建筑物。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臺堡相望,而无九边之名。”清史稿·济尔哈朗传:“从上围 大凌河 , 济尔哈朗 督兵收近城臺堡。”
《漢語大詞典》:痛警
深切地警戒。 宋 朱熹 《又答林择之书》:“ 陆子寿 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此间学者却是与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不谓末流之弊只成説话,至於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不得毫毛气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分類:深切警戒
《國語辭典》:提铃喝号(提鈴喝號)  拼音:tí líng hè hào
提著铃铛,有警即鸣,互相叫著口号,以为戒备。指从事夜间警戒的工作。元。汤式〈集贤宾。莺花寨近来谁战讨套。醋葫芦〉曲:「更做道孙武子教来武艺高,止不过提铃喝号。」《西游记》第四○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也作「喝号提铃」。
分類:警戒晚上
《國語辭典》: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拼音: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语本《诗经。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指提意见的人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缺点也可以引为警戒。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漢語大詞典》:巡迾
巡行警戒。《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迾宫清中备盗贼” 王先谦 补注引 清 周寿昌 曰:“巡迾宫垣,清除中禁,皆以备匪人也。”
《漢語大詞典》:巡备(巡備)
巡查警戒。明史·职官志四:“其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驛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併分员巡备京畿。”
分類:巡查警戒
《国语辞典》:连营画角(连营画角)  拼音:lián yíng huà jué
画角,古管乐器名,军中用以警戒、振奋、传令、指挥之物。「连营画角」比喻驻军众多。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国语辞典》:海上巡逻(海上巡逻)  拼音:hǎi shàng xún luó
船舰在指定的海区内所进行的警戒活动。有维护海上治安、查缉走私漏税、防止偷渡等任务。
《国语辞典》:紧急警报(紧急警报)  拼音:jǐn jí jǐng bào
1.对可能或即将来临的危急事件所发出的警戒报讯。如:「地震紧急警报」、「海啸紧急警报」。
2.指住宅或公共场所为防止火灾或盗匪所装设的警示设备。
《国语辞典》:空防辨识圈(空防辨识圈)  拼音:kōng fáng biàn shì quān
基于国家安全,将管辖权适度延伸于领空之外一段距离的警戒空域。若发现不明机进入空防辨识圈,则可采取要求降落或加以击落等紧急措施。
《国语辞典》:张弓拔刃(张弓拔刃)  拼音:zhāng gōng bá rèn
拉开弓弦,拔出佩刀。形容武装警戒的样子。《汉书。卷九○。酷吏传。严延年传》:「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
《国语辞典》:装甲部队(装甲部队)  拼音:zhuāng jiǎ bù duì
以战车、装甲汽车、装甲骑兵、搜索警戒部队等组成的部队。本身具有充分的机动作战、攻坚及补给能力。多以团为单位,亦有装甲兵旅及装甲兵师的编制。
《国语辞典》:诛一警百(诛一警百)  拼音:zhū yī jǐng bǎi
惩罚或杀掉一人以警戒众人。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国语辞典》:引以为鉴(引以为鉴)  拼音:yǐn yǐ wéi jiàn
以某人或某事为警戒、借镜。如:「他受到的教训,大家可以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打哨子  拼音:dǎ shào zi
1.放哨、警戒。《西游记》第三回:「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目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
2.吹口哨。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待我再打这厮。(杨衙内做怕打哨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