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巡御(巡禦)
巡防警戒。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乃与执金吾 耿秉 述职巡御,治兵于 朔方 。”金史·李石传:“京师巡御不可不严。近都猛安内选士二千人巡警,仍给口豢芻粟。”
分類:巡防警戒
《国语辞典》:后哨(后哨)  拼音:hòu shào
行军时,在后面担任掩护本队或警戒工作的队伍。《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便教顾全武代了陆萃之职,分兵一千前行,陆萃改作后哨。」
《漢語大詞典》:戒警
亦作“ 戒儆 ”。 警戒。 明 刘基 《〈唱和集〉序》:“纵不能救当时之失,而亦可以垂戒警于后世。” 明 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为营长辖众兵,朝夕铜鱼常戒儆。”
分類:警戒
《漢語大詞典》:拨食(撥食)
(1).散播食物。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拨食与田鸟,日暮空筐归。”
(2). 宋 大内进膳时的警戒措施。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大内:“每遇进膳,自殿中省对 嘉明殿 ,禁卫成列,约栏不许过往,省门上有一人呼唱,谓之拨食。”
《國語辭典》:前哨  拼音:qián shào
1.部队在静止状态中,于宿营或占领阵地时,由主力派出的警戒部队,配置于前方相当距离的要点,以防止敌人的观察或奇袭。
2.前方要地,第一线。
《漢語大詞典》:释警(釋警)
解除警戒。谓安宁无事。文选·张协〈七命〉:“丹冥投烽,青徼释警。” 张铣 注:“青徼,东方;谓 吴 已平,释捨戍候,不用卒也。”
《漢語大詞典》:警固
谓警戒并加固营垒。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二虏奸回,凶猾未测,朝夕警固,颇有窥覦。”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之一:“旦夕警固必有发者,一发已后,警动 蜀州 ,朝廷不知,徵兵赴救,兵至贼散,靡弊更甚。”
《漢語大詞典》:警乘
警戒车乘;为车乘警卫。《文选·曹植〈洛神赋〉》:“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鸞以偕逝。” 李善 注:“文鱼有翅能飞,故使警乘。警,戒也。” 吕延济 注:“既是水神,故文鱼为之警乘也。”
《漢語大詞典》:巡营(巡營)
巡行警戒军营。《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季布 应声唱诺,领三百将士,当时便往巡营。”《封神演义》第九二回:“此时 南宫适 巡营,刚纔四更,巡至辕门,只见一猪伏着。”
《漢語大詞典》:整跸(整蹕)
犹警跸。指帝王出行时警戒、清道。《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饗歌》:“司陛整蹕,式道先驰。”
《漢語大詞典》:惩警(懲警)
亦作“ 惩儆 ”。
(1).儆戒,鉴戒。晋书·王恭传:“﹝ 庾楷 ﹞遣子 鸿 説 恭 曰:‘ 尚之 兄弟,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惩警前事,势转难测。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
(2).惩罚之以示警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部议所云……不能拔其传教之根株,而但举此曖昧无凭之端,以示惩警。” 曹亚伯 《黄花岗之役》:“亟宜查照报律,永远停版,以示惩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请我皇上乾刚独断,从重治罪,庶几可以肃纪律而示惩儆。”
《漢語大詞典》:警设(警設)
警戒完备。《晋书·礼志中》:“ 成王 崩,太保命诸大夫以干戈内外警设。明丧故之际,盖重宿衞之防。”
分類:警戒完备
《漢語大詞典》:警勉
警戒奋勉。 明 归有光 《夏怀竹字说序》:“号至近世始盛,山溪水石,遍于閭巷,然使其无夸詡之心,有警勉之意,亦非君子之所鄙。”
分類:警戒奋勉
《漢語大詞典》:司陛
指帝王出入时担任清道警戒的侍卫。《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夏》:“司陛整蹕,式道先驰。”
《國語辭典》:会哨(會哨)  拼音:huì shào
相邻的派出所、分驻所、分局,各派出巡逻警力,于双方预先约定的时日,到达辖区某一邻接的地点见面,互相交换辖内治安的状况与情报,以消灭治安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