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9,分1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切真言主
一切菩萨真言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十一面真言
十二因缘真言
十二火天真言
真言十心
十字佛顶印真言
真言十地
真言十地十心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三道真言
佛类词典
一切真言心一切真言主
一切菩萨真言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十一面真言
十二因缘真言
十二火天真言
真言十心
十字佛顶印真言
真言十地
真言十地十心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三道真言
一切真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百光遍照真言之暗字也。大疏十八曰:「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最为上首。」
(术语)称百光遍照真言之暗字也。大疏十八曰:「此是暗字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最为上首。」
一切真言主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两部之诸尊也。瑜祇经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刚界大曼荼罗王,皆悉集会。」
(术语)称两部之诸尊也。瑜祇经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刚界大曼荼罗王,皆悉集会。」
一切菩萨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与普通种子心真言同。见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真言)与普通种子心真言同。见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见:四摄菩萨)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见:四摄菩萨)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一字佛顶轮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轮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遍诸觉者),勃琳(种子)。」次世尊说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处持此佛顶咒者,五百由缮那出世世间一切咒王悉无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诸大菩萨,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诸天小威力者。若常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每当先诵此佛眼咒七遍,满已又乃安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数毕已,又诵佛眼咒数一七遍,则得安稳无诸娆恼。」真言修行钞二曰:「一切散念诵之初,诵佛眼真言,以其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刚轮之真言,以补阙分之故,最后诵之。又一字金轮真言,为悉地成就之咒故诵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胜于馀咒,馀咒之威光皆隐,故于一字咒之后,密诵佛眼咒七遍,鸩鸟入海,鳞类悉死,此时入以犀角,必能苏生。故于仪轨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传,于一字之后,密诵佛眼真言七遍。
(真言)一字佛顶轮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轮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遍诸觉者),勃琳(种子)。」次世尊说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处持此佛顶咒者,五百由缮那出世世间一切咒王悉无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诸大菩萨,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诸天小威力者。若常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每当先诵此佛眼咒七遍,满已又乃安诵是一字佛顶轮王咒时数毕已,又诵佛眼咒数一七遍,则得安稳无诸娆恼。」真言修行钞二曰:「一切散念诵之初,诵佛眼真言,以其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刚轮之真言,以补阙分之故,最后诵之。又一字金轮真言,为悉地成就之咒故诵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胜于馀咒,馀咒之威光皆隐,故于一字咒之后,密诵佛眼咒七遍,鸩鸟入海,鳞类悉死,此时入以犀角,必能苏生。故于仪轨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传,于一字之后,密诵佛眼真言七遍。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
十一面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
十二因缘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真言)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十二火天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哦娜曳。莎诃。初句归命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义,以此中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与金刚智体相同,哦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万行,亦无所行,是故名为无师自觉,若是为无师自觉,即是与大空之遍一切处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诸法施不可得又为同体,以诸法无师无行之故,自遍于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于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故于也字加三昧声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诸佛菩萨行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见大日经疏八。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哦娜曳。莎诃。初句归命诸佛如常,第二句阿哦娜曳者是火之义,以此中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与金刚智体相同,哦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万行,亦无所行,是故名为无师自觉,若是为无师自觉,即是与大空之遍一切处相同。故娜字之一切诸法施不可得又为同体,以诸法无师无行之故,自遍于一切处,故于三界不动出而至于萨婆若,是故无乘及乘者,尔乃为大乘,故于也字加三昧声也。其意明此乘之定慧均等,诸佛菩萨行道时皆以如是慧火焚烧一切心垢,正法之光明燃然也。见大日经疏八。
真言十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恶之因果,故名种子心。二、芽种,于每月六斋日八关戒也。六斋日,即是智度论中所说上代五通仙人劝于此日断食,顺善法,又免鬼神灾横之论。由于止息贪求常见利乐之故,欲修有此法使得增长,于持斋日舍财物以与六亲,自己不食,则我无守护之忧,使他人爱敬,获孝养之誉,见此因果,故转生欢喜,生欢喜故,善心稍增。如由种生芽也。三、疱种,欲成此守斋之善心,修有无贪慧舍之心,由于修有。故善心渐渐增长,复能施与非亲识之人。尔时善萌益见增长。犹如芽茎滋盛尚未生叶之时,故名疱种。四、叶种,已能习行慧舍,藉此为因,渐能甄释所观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胜,我今应亲近而供养之,即是慧性渐开,遇善知识之由渐也。五、敷华,慧性渐开,甄别所施之境,见其利他之益,如世间伎乐之人,能化大众而使欢喜,故施与之。又以尊宿耆旧,见闻较多,及学行高尚,为世师范,推诚欢喜,而施与之。使我施时之心益形欢喜,此即花种也。六、成果,所习纯熟,不特欢喜,复能以亲爱之心施与学行之人。又由前施之因缘,得闻法之利,知彼怀出离内欲等胜德,狎习亲附而供养之。即是成果也。七、受用种子,已能作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以是为哀恼之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于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益复增广贤善,命终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也。故曰受用种子。八、婴童心,既知尊行之人,宜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此大天能与一切之乐,若虔诚供养,则所愿皆满,即能生归依之心。所谓自在天,梵天,那罗延天,乃至大围陀论师等也。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之三宝(自在天,四韦陀为传法者),欢喜归依随顺修行,即是第八婴童心之无畏依也。九、殊胜心,即于此第八无畏依中复有殊胜心也,既闻世间诸薄伽梵宜供养归依,遂生心此诸三宝中何物为胜,我当择其善者,随顺修行,由于前之善根力故,于彼所说法中,随得殊胜住,有求解脱之智(即求空智之心)生也。十、决定心,已于解脱之空法作證也(此心即第四唯蕴无我乘之初种子心也)。已上十心中,前六心就愚童斋心而说之,后四心就第三婴童无畏而明之。然三乘一一之地,皆具此十心也。十心中前八心,对于外道违理之心,而名为顺理之心,又对于后二心为违世之心,而名为顺世之八心。若以十住心分别之,则第三婴童无畏心为后二心,是违世,第四唯蕴无我心已上,总为违世之十心。出大日经疏三。
(名数)一、种子心,从久远世间展转相承,有善法之名,然以违理之心,推求种种而不能得,后忽自有念生,我今节食持斋,是善法也。然犹未是佛法中之八关戒。彼以节食自戒,故即觉缘务减少,使我饮食易足不生驰求劳苦,尔时生少分不意之心,欢喜而得安稳,亦数数修有此利益。此是最初微识善恶之因果,故名种子心。二、芽种,于每月六斋日八关戒也。六斋日,即是智度论中所说上代五通仙人劝于此日断食,顺善法,又免鬼神灾横之论。由于止息贪求常见利乐之故,欲修有此法使得增长,于持斋日舍财物以与六亲,自己不食,则我无守护之忧,使他人爱敬,获孝养之誉,见此因果,故转生欢喜,生欢喜故,善心稍增。如由种生芽也。三、疱种,欲成此守斋之善心,修有无贪慧舍之心,由于修有。故善心渐渐增长,复能施与非亲识之人。尔时善萌益见增长。犹如芽茎滋盛尚未生叶之时,故名疱种。四、叶种,已能习行慧舍,藉此为因,渐能甄释所观之境,如此之人德行高胜,我今应亲近而供养之,即是慧性渐开,遇善知识之由渐也。五、敷华,慧性渐开,甄别所施之境,见其利他之益,如世间伎乐之人,能化大众而使欢喜,故施与之。又以尊宿耆旧,见闻较多,及学行高尚,为世师范,推诚欢喜,而施与之。使我施时之心益形欢喜,此即花种也。六、成果,所习纯熟,不特欢喜,复能以亲爱之心施与学行之人。又由前施之因缘,得闻法之利,知彼怀出离内欲等胜德,狎习亲附而供养之。即是成果也。七、受用种子,已能作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以是为哀恼之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于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益复增广贤善,命终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也。故曰受用种子。八、婴童心,既知尊行之人,宜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此大天能与一切之乐,若虔诚供养,则所愿皆满,即能生归依之心。所谓自在天,梵天,那罗延天,乃至大围陀论师等也。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之三宝(自在天,四韦陀为传法者),欢喜归依随顺修行,即是第八婴童心之无畏依也。九、殊胜心,即于此第八无畏依中复有殊胜心也,既闻世间诸薄伽梵宜供养归依,遂生心此诸三宝中何物为胜,我当择其善者,随顺修行,由于前之善根力故,于彼所说法中,随得殊胜住,有求解脱之智(即求空智之心)生也。十、决定心,已于解脱之空法作證也(此心即第四唯蕴无我乘之初种子心也)。已上十心中,前六心就愚童斋心而说之,后四心就第三婴童无畏而明之。然三乘一一之地,皆具此十心也。十心中前八心,对于外道违理之心,而名为顺理之心,又对于后二心为违世之心,而名为顺世之八心。若以十住心分别之,则第三婴童无畏心为后二心,是违世,第四唯蕴无我心已上,总为违世之十心。出大日经疏三。
十字佛顶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真言十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准于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说。列表如图。然是尚借别教之名而明超。大日经云十地此生满足。尊胜瑜伽云身證十地住如实际是也。是密教之十地非佛之十地,佛之十地已明于上同性经所说,佛乘之十地是也,即台宗所谓圆教之十地也。菩提心义七曰:「诸经十地浅深不同。若證契经(同性经之异译),四乘各有十地。天台以为四教十地。若中阿含明十二證。若大品经明二十地:一乾慧等,二欢喜地等。智论有二十地:一但菩萨十地(即欢喜地等),二共菩萨十地(即乾慧地等)。此等二种是通别十地也。华严仁王四十二地中十地是圆十地,若大日经十地此生满足是密十地,借别明超。今此中云身證十地非佛十地、佛十地者,一广明地德地乃至毗卢舍那智藏海地,满空诸佛皆是毗卢舍那化身何有十地阶级。」
(名数)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准于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说。列表如图。然是尚借别教之名而明超。大日经云十地此生满足。尊胜瑜伽云身證十地住如实际是也。是密教之十地非佛之十地,佛之十地已明于上同性经所说,佛乘之十地是也,即台宗所谓圆教之十地也。菩提心义七曰:「诸经十地浅深不同。若證契经(同性经之异译),四乘各有十地。天台以为四教十地。若中阿含明十二證。若大品经明二十地:一乾慧等,二欢喜地等。智论有二十地:一但菩萨十地(即欢喜地等),二共菩萨十地(即乾慧地等)。此等二种是通别十地也。华严仁王四十二地中十地是圆十地,若大日经十地此生满足是密十地,借别明超。今此中云身證十地非佛十地、佛十地者,一广明地德地乃至毗卢舍那智藏海地,满空诸佛皆是毗卢舍那化身何有十地阶级。」
真言十地十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生,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此二心无别之境界,还是于第八心中约于方便而转开出耳。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参见:大疏三。参照十心)之真言十心。
(名数)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生,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此二心无别之境界,还是于第八心中约于方便而转开出耳。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参见:大疏三。参照十心)之真言十心。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聚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无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编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种种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切愿,积聚无量福德,住不可害行,三世无比力真言句。」同疏九曰:「常编十方三世,以无量门植种种德本,无穷已时,住不可害行,即是于一切事业中皆悉不可留难不可破坏之义,故名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三道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吽,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著莎诃字亦尔,若不著亦得,行者得意时,自著方便也。」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吽,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著莎诃字亦尔,若不著亦得,行者得意时,自著方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