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5,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直言谠议
直言骨鲠
直言尽意
直言取祸
直言危行
直言无忌
直言勿讳
直言正论
正言直谏
正色敢言
正色危言
正色直言
正言不讳
知而不言
治家格言
《国语辞典》:直言谠议(直言谠议)  拼音:zhí yán dǎng yì
正直的议论。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分类:正直议论
《国语辞典》:直言骨鲠(直言骨鲠)  拼音:zhí yán gǔ gěng
正直敢言,刚毅不屈。唐。韩愈〈争臣论〉:「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国语辞典》:直言尽意(直言尽意)  拼音:zhí yán jìn yì
坦率的说出内心全部的话。《汉书。卷九。元帝纪》:「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国语辞典》:直言取祸(直言取祸)  拼音:zhí yán qǔ huò
因言语鲠直而招致灾祸。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岂不知直言取祸。」也作「直言贾祸」。
《国语辞典》:直言危行  拼音:zhí yán wéi xìng
行为端正,言语正直。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
《国语辞典》:直言无忌(直言无忌)  拼音:zhí yán wú jì
有话直说,毫无忌讳。如:「为求正义公理,他直言无忌,毫不畏惧。」
《国语辞典》:直言勿讳(直言勿讳)  拼音:zhí yán wù huì
直说事实,毫不隐瞒避讳。《明史。卷一六四。弋谦传》:「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也作「正言不讳」。
《国语辞典》:直言正论(直言正论)  拼音:zhí yán zhèng lùn
正直的言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二:「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分类:正直言论
《国语辞典》:正言直谏(正言直谏)  拼音:zhèng yán zhí jiàn
以正义之言,向皇帝进谏。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臣幸逢陛下至圣大明,好忠爱直,每正言直谏,特见优容。」
《国语辞典》:正色敢言  拼音:zhèng sè gǎn yán
态度严正,勇于直谏。《明史。卷一七七。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明史。卷一八一。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国语辞典》:正色危言  拼音:zhèng sè wéi yán
态度严正,直言无讳。《宋史。卷三一○。杜衍传。论曰》:「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也作「正色直言」。
分类:态度严正
《国语辞典》:正色直言  拼音:zhèng sè zhí yán
态度严正,直言无讳。《晋书。卷八四。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也作「正色危言」。
分类:态度严正
《国语辞典》:正言不讳(正言不讳)  拼音:zhèng yán bù huì
正直敢言,无所顾忌隐讳。《楚辞。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微言高论,即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也作「直言不讳」、「直言无讳」、「直言勿讳」。
《国语辞典》:知而不言  拼音:zhī ér bù yán
知道而不说出来。《庄子。列禦寇》:「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周书。卷二九。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
分类:知道
《国语辞典》:治家格言  拼音:zhì jiā gé yán
书名。清。朱用纯撰,言居家仪法规范诸事。也称为「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