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5,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9  70  71  7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言芳行洁
言颠语倒
言谈举止
言提其耳
言行相副
言行相顾
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
言言善果
言言语语
言扬行举
言依忠孝
言犹在耳
言于卿士
言与心违
《漢語大詞典》:言芳行洁(言芳行潔)
谓言行高洁。 清 方文 《赠别周颖侯》诗:“言芳行洁师古人,白玉不肯污纎尘。”
《國語辭典》:言颠语倒(言顛語倒)  拼音:yán diān yǔ dào
说话颠倒不正经。《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分類:颠三倒四
《國語辭典》:言谈举止(言談舉止)  拼音:yán tán jǔ zhǐ
谈吐行为。如:「从他的言谈举止,可看出是个有涵养的人。」《魏书。卷五二。列传。段承根》:「承根外孙长水校尉南阳张令言,美须髯,言谈举止,有异武人。」
《漢語大詞典》: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啟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亦省作“ 言提 ”。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惟此庸固,理絶言提。” 吕延济 注:“理絶言提,不可与言也。”
《漢語大詞典》:言行相副
见“ 言行相符 ”。
《漢語大詞典》:言行相符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魏书·李彪传》:“臣时见其所行,信谓言行相符,忠清内发。”亦作“ 言行相副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宋 邢昺 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國語辭典》:言行相顾(言行相顧)  拼音:yán xìng xiāng gù
言顾行,行顾言,即说话与行为兼顾一致。如:「他十分重视信用,是个言行相顾的人。」《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漢語大詞典》:言行信果
见“ 言必信,行必果 ”。
《國語辭典》:言行一致  拼音:yán xìng yī zhì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宋。文天祥 西涧书院释菜讲义:「凡所言自相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后成,然则元城造成一个言行一致,表里相应。」也作「言行若一」。
《高级汉语词典》:言言善果
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
《國語辭典》:言言语语(言言語語)  拼音:yán yán yǔ yǔ
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西游记》第二七回:「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发恼怒,滚鞍下马来。」
《國語辭典》:言扬行举(言揚行舉)  拼音:yán yáng xíng jǔ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指求取贤才要以声名和德行为选录标准。《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分类字锦》:言依忠孝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分类:卜筮
《國語辭典》:言犹在耳(言猶在耳)  拼音:yán yóu zài ěr
说过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指对人所说的话记忆深刻,不能忘却。《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
分類:说过不久
《分类字锦》:言于卿士(言于卿士)
柳宗元荅韦中立论师道书: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𦙍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我何预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言与心违(言與心違)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吴子·图国:“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 清 阎尔梅 《〈泊水斋诗〉序》:“苟非其人,必将有言与心违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