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8,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下一页
戴德章(字 皋言 号 壶隐 )
王用诰(字 观五 号 筱泉、君言 )
郑言绍
宗室崇宽(字 伯言 号 厚庵 )
徐嘉言
申箕善(字 言汝 )
言有章(字 謇博 )
龙赓言
刘昌言
陈嘉言(字 梅生 )
陈树勋(字 孔言 号 竹铭 )
李言蔼
王言綍
杜子言( 逢时 号 兰州、浣花翁后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建言戴德章(字 皋言 号 壶隐 )
王用诰(字 观五 号 筱泉、君言 )
郑言绍
宗室崇宽(字 伯言 号 厚庵 )
徐嘉言
申箕善(字 言汝 )
言有章(字 謇博 )
龙赓言
刘昌言
陈嘉言(字 梅生 )
陈树勋(字 孔言 号 竹铭 )
李言蔼
王言綍
杜子言( 逢时 号 兰州、浣花翁后 )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建言,山东省青州府博山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74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130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戴德章,字皋言,号壶隐,浙江嘉善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0—1893 【介绍】: 清直隶深泽人,字观五,号筱泉,又号君言。以拔贡朝考得知县,改主事,弃不就。乡试中式,再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有《易备忘录》、《读易札记》、《禹贡考》、《中庸说》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郑言绍,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宗室崇宽(1842年—1901年),字伯言,号厚庵,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进士出身。光绪六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三年,任詹事府詹事。光绪二十三年,升任内阁学士。光绪二十五年,任盛京礼部侍郎,后兼管理奉天牛马税监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嘉言,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3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著以主事入部属用。
人物简介
简介
申箕善(朝鲜文:신기선,1851-1909)字言汝,本贯平山,出生于全义,历任,法部大臣,议政府参政,赞政,军部大臣,军务总长,学部大臣等要职。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言有章,字謇博,宛平人。光绪辛卯优贡,官获嘉知县。有《坚白室诗草》。
人物简介
维基
龙赓言(1853年—1940年),江西省袁州府万载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昌言,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0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嘉言(1851年—1934年),字梅生,湖南省衡州府衡山县人。陈嘉言为陈源(字虎臣)的三子之一。其父早逝,母为台湾府同知张学尹之女,通诗书,以教子。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湖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与胞兄陈毓光同榜。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名,与胞兄陈毓光、陈毓昌同榜。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京畿道监察御史、江南道监察御史,1903年开始任漳州知府,任内“三遇水灾”,他筑堤救灾,受到当地人的拥戴。1911年武昌起义后,作为漳知府的陈嘉言挂印回湘,因缺乏路费而将两个幼女以800银元之价卖给漳州富商孙宗蔡和蔡平甫。1914年,民国国史馆馆长王湘绮聘陈嘉言为编纂。袁世凯曾出2万金遣人请他作文,但被其拒绝,后被推举为国会议员。1920年前往北京,1926年任北京湖广会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有子陈少梅。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树勋,字孔言,号竹铭,广西岑溪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任云南候补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言蔼,山东省安邱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222名;殿试登进士二甲64名,后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言綍,河南省息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36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7名,后分发为知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杜子言(1865~1913),讳逢时,号兰州,又号浣花翁后。淡水新庄人。文章与行书俱佳,亦擅楷书,蜚声台北,惜屡试不第。改隶后从事于总督府秘书课,后担任书记。明治四十一年(1908)兼总督府国语学校嘱托,任习字教师,声名大噪,前来求字者不可胜数。〖参考刘克明〈杜子言先生小传〉,收于《台湾教育会杂志》第一百三十七号,「杂录」栏,1913年9月1日。〗当时市中商店匾额多出其手,有习字帖多种行世。明治四十三年(1910)与仕绅黄渊源、新庄街庄长林明怡等倡「兴兴会」,募集当地公学校毕业生、半途退学者及有志诸商工业家七十馀人,每晚自下午七点至九点于新庄公学校研究各科目,对地方学风有所助益。〖参见《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兴兴学会」,1910年4月30日,第五版。〗大正二年(1913)七月三日因病而逝。目前所见诗作极少,而以书法著称,与洪以南、郑鸿猷并称「日治初期三大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