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侯官人,字述言。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师朱仕琇治古文。有《志斋文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 【介绍】: 清江西武宁人,字心辇,一字七宣,号心言,又号悔庵。乾隆拔贡。历任直隶饶阳知县,云南知州。善楷书。有《宦拾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
言朝标,字皋云,常熟人。乾隆己酉进士,历官镇安知府。有《孟晋斋诗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
王赓言,字篑山,诸城人,乾隆癸丑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官江安督粮道。有《篑山堂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1—1802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初工骈文,词藻极美。又工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后治古文,学韩愈、欧阳修,号为阳湖派古文。再进而治经学,深于《》、《》,卓然为经师。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编》、《茗柯词》。又选有《词选》、《七十家赋钞》。
词学图录
张惠言(176l-1802) 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初名一鸣。武进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编修。乾嘉名儒。精通经义,尤善治虞氏《》,称今文经学大师。亦长于礼学,主郑玄。与恽敬同开阳湖派,渊雅澄澈。于词学贡献甚大,推尊词体,明深美闳约之质,倡意内言外之说,重比兴寄托,以纠浙西末流之失。有《茗柯文编》、《茗柯词》。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

人物简介

黄鹄山志
字云池,一字复言,湘潭人。嘉庆辛酉举人,补邵阳训导。著有《二云书屋诗集》。
商载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商载,字仲言,号吟巢。祖籍浙江会稽,寄籍顺天府大兴县,进士出身。嘉庆六年,登辛酉恩科(1801年)二甲第3名进士,加庶吉士,后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山东泰安府、东昌府知府。嘉庆十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嘉庆十二年,任山西乡试副主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7—1837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丝赞,号古香,又号种水。贡生。家贫,刻苦力学,工诗画,善填词。有《征贤堂集》、《种水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三
曹言纯,字丝赞,号古香,又号种水,嘉兴人。贡生。有《徵贤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道士。字嘉言,号兰皋。住江苏吴江纯阳道院。山水得王翚笔意,兼善诗书。有《兰皋诗草》。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三
王彰,字嘉言,号半皋。吴江纯阳院道士。有《半皋诗草》。
全台诗
王彰(?~?),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生平不详。(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9 【介绍】: 清山东即墨人,字皋言。嘉庆十三年进士,以知县发江苏。奉总督命勘山阳县赈事,亲行乡曲,钩稽户口,得知县王伸汉冒赈状。具清册将上报。知县以重金贿其仆药杀之。卒年三十余。事白。罪犯各论如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即墨人。嘉庆戊辰进士,江苏即用知县,加知府衔。
维基
李毓昌(1772年—1808年),字皋言,号荣轩,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以候补知县任查赈委员到淮安查核赈灾款项,被山阳知县王伸汉勾结仆役而谋杀,史称淮安奇案,被列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陆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嘉庆四年进士。由编修改监察御史。道光间,官至河南布政使。有《政学录》。
维基
陆言(?年—1832年),字有章,号心兰,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陆言中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著有《政学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龙汝言(?-1838年),字子嘉,号济堂,桐城人。嘉庆甲戌状元,官修撰改兵部员外郎,著《赐砚堂集》。
维基
龙汝言(?—1838年),字锦斋,一字子嘉,号锦珊。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殿试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官至兵部员外郎。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王言,字健夫,号兰谷,仁和人。嘉庆戊寅举人,官寿昌训导。有《桂阳草堂集》。
宋端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0—1830 【介绍】: 清河南商丘人,原名慎言,字缄夫,后改今名,字耻夫,晚号隐山,亦号青溪逸叟、雪苑迁客。善书画。身虽困乏,以周急为务,负债而不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56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字伯言。道光三年进士,官户部郎中。师事桐城派姚鼐,专力古文,居京师二十余年,有盛名。诗亦清秀。晚年主讲扬州书院。有《柏枧山房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梅曾亮,字伯言,上元人。道光壬午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柏枧山房集》。
维基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祖籍宁国府宣城县。曾祖时移籍江苏。出身诗书家庭,由母亲候芝启蒙。十八岁时,梅曾亮在钟山书院拜姚鼐为师,与管同、方东树、刘开及姚莹,并称姚门高第弟子。二十九岁时入吴鼒的扬州唐文馆。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县,因考虑到赡养父母不便,没有赴任。先后为邓廷桢、陶澍幕僚。援例为户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归,主讲于扬州梅花书院。咸丰二年冬,回到家乡上元。不久太平军祸起,避难于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总督杨以增,被安顿在河督节署之清晏园。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杨以增积劳成疾,卒于南河节署,梅曾亮痛苦万分,“抚尸恸而无泪”。二十四天后,咸丰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在北京二十馀年间逐渐成为了桐城派唯一常驻京城的人,许多人都登门向他求教作文之法。曾国藩亦深受其影响了。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