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百光王遍照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驮喃。
死王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阎魔王之真言也。(参见:琰魔)
琰魔
【佛学大辞典】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至言
【佛学大辞典】
(杂语)至理至极之言也。俱舍论三十曰:「佛至言真法性。」
妄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妄语同。无量寿经下曰:「妄言绮语。」普贤行愿品曰:「妄言粗恶多离间。」
【三藏法数】
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
安土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禅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禀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光明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捺罗纳么入嚩钵啰哆袜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安乐国土。」又于息灾法用之。明者真言之异名,烦恼为闇,真言为明。明闇相违,故以慰我及病者魔鬼等,则除闇而瘉病。光明真言仪轨曰:「若摩诃迦罗神作病恼者,亦能治遣。」摩诃迦罗者大黑也。此真言者光明也,为相违之法,故能除遣之。
光明真言秘印
【佛学大辞典】
(印明)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于二中指背,二大指附于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光明真言本尊
【佛学大辞典】
(修法)或大日,或阿弥陀也。又有一流之极秘传者以日天子为本尊,因日轮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现,除暗遍明之自体故也。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佛学大辞典】
(书名)日僧梅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三)与愿施无畏印。为法报应三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于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三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光明真言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又曰光明真言破地狱曼荼罗。以光明真言二十三字,自右方旋书为圆形者。或于图之中央书之五字及(大日)(随求)(灭恶趣)(金轮)之种子,又有记亡者之戒名者。是盖取光明真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遍照众生界,破无明烦恼黑暗之意。为此真言之字轮观时,画此曼荼罗于心内顺逆旋转观其字义等。又于此曼荼罗中书阿等五字者,以光明真言为大日如来之大咒,五字为其心咒,又阿字为心中咒,故示一切字摄于五字,五字摄于一阿字也。见光明真言观诵要门等。
光明真言讲
【佛学大辞典】
(修法)法会名。属于显行之光明供也。
光菩萨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称光明真言也。
自然成就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于也),译云:汝天亲护者(于字入下句)。萨么(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于诸佛导师。淅哩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也)播啰蜜多(到彼岸也)秦者(等也),译云:净地彼罗蜜。摩啰(天魔也)素年(军众也)野他(如也)毫蜜难(奴痕返破也),译云:如破魔军众。赦吃也(释迦也)僧系娜(师子也)哆以那(救世也),译云:释师救世。怛他痕(如义也)摩啰(魔也)若延(降也)埵(伏也),译云:我亦降伏魔。漫荼蓝隶(曼荼罗也)履祛(画也)(密也反)痕(我也),译云:我画漫荼罗。偈之意,先告地神曰:汝天女亲守护此大地者,已会供养一切诸佛导师,亲近修殊胜之行,净治诸地,净满诸度,及馀种种功德摩诃般若中广历法如明,故曰等。次偈陈所以警发之意,说诚实之言,世尊若在菩提道场降伏天魔军众时,汝在大会现作證明,由是号世尊为释迦师子,能独步无畏,救护世间。我今亦欲随世尊所行,而绍如来之事,是故画此曼荼罗也。
名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名目与言句也。唐华严经三十二曰:「于一一法名言悉得无边无尽法藏。」
名言种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子之一。谓之第八识色心生诸法之亲因缘种子。是以名言为缘所熏之种子也。(参见:二种子)
【佛学次第统编】
名言种子有其二种:
一、表义名言种子 因名起种,名表义名言种子。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非诠表声,非是名言。然名是声之屈曲差别,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以因名故,心随其名,变似五蕴三性法等而熏成种。虽亦有依句等而成熏习,总说为名。诠召诸法,名最胜故,名言进退,摄句字故。
二、显境名言种子 不因名言熏成种子,名显境名言种子。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即是一切七识见分等心,非相分心。此见分等,实非名言能显所了境,如言说名显所诠法,故名为名。
表义名言,唯第六识缘之熏习,馀皆不缘,亦不能发,显境名言,通前七识,非第八识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