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71,分185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言古
刍言
九言
妙言
托言
托言
辄言
咏言
言重
言和
不忍言
言苦
石言
言约
言宣
《韵府拾遗 麌韵》:言古
董仲舒贤良策: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分类:言古
《國語辭典》:刍言(芻言)  拼音:chú yán
谦称自己的言论浅陋。《旧唐书。卷一六四。李绛传》:「臣等备位,无所发明,但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
《漢語大詞典》:九言
(1).九句格言。指 春秋 时 郑国 子大叔 告诫 赵简子 的九句话。左传·定公四年:“﹝ 郑 子大叔 卒。﹞ 晋 赵简子 为之临,甚哀,曰:‘ 黄父 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復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唐 杜牧 《归融册赠左仆射制》:“ 太叔 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 清 钱谦益 《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务赠中宪大夫》:“奉九言於 太叔 ,守以终身。”
(2).用以敬称别人的教诲。 宋 司马光 《谢张丈置酒赐侍》:“九言闻善教,一顾得虚声。”
(3).指一句九字的诗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鑣并驱。”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三言始於 晋 夏侯湛 ,九言起於 高贵乡公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三。
《漢語大詞典》:妙言
(1).微妙不易理解的言论。韩非子·忠孝:“殆物妙言,治之害也。”
(2).动听的言语。 宋 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妙言对宾客,称渠万金产。”
《漢語大詞典》:托言
(1).借口。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引 明 杨涟 《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忠贤 恐其露己骄横,上年因皇上南郊,谋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于生 念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猝不能决。托言父在难自专。”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
(2).假称。 清 尹庆兰 《萤窗异草三编·秦吉了》:“月餘,婢竟光采如初, 绪 乃浼尼为撮合山,托言贫家之女,力白於其母。”
《國語辭典》:托言(託言)  拼音:tuō yán
假托言词。《三国演义》第四回:「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
《韵府拾遗 元韵》:辄言(辄言)
周书武帝纪:朝廷大事,多共参议,性沉深而远识,非因顾问,终不辄言。世宗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漢語大詞典》:咏言(詠言)
犹言吟诗,作诗。 宋 王安石 《读墨》诗:“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詆。”
(1).犹永言,吟咏。语本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汉 傅毅 《舞赋》:“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唐 权德舆 《唐故漳州刺史张君集序》:“开卷三復,追怀旧故,咏言击节,髣髴如闻。”
(2).指诗歌。 唐 贾岛 《寄沧州李尚书》诗:“迢遰瞻旌纛, 浮阳 寄咏言。”
《國語辭典》:言重  拼音:yán zhòng
1.慎重出言。唐。杜荀鹤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2.言语过当。多为受言者对发言者的谦词。《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领教两字,太言重了,如不以小弟为不肖,小弟倒有几句话要告诉劳兄。」
《國語辭典》:言和  拼音:yán hé
谈和、讲和。如:「两人终于握手言和。」。
分類:言和讲和
《国语辞典》:不忍言  拼音:bù rěn yán
不忍心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分类:不忍心
《韵府拾遗 麌韵》:言苦
宋史张咏传: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已,效公不言已能,斯可以事君矣。
《漢語大詞典》:石言
石发声。古人附会为神凭石而言。左传·昭公八年:“石言於 晋 魏榆 。 晋侯 问於 师旷 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杨伯峻 注:“谓有物凭依之而言也。汉书·五行志作‘神或冯焉’,説苑·辨物篇作‘有神冯焉’。”新唐书·五行志二:“ 广明 元年, 华岳庙 玄宗 御制碑隐隐然有声,闻数里间,浹旬乃止。近石言也。”
《漢語大詞典》:言约(言約)
言语之约,口头的约定。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二人遇於 乌伤 溪水之上,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分類:口头约定
《漢語大詞典》:言宣
(1).语言显露。宋史·儒林传八·叶味道:“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
(2).表达,表白。 曹靖华 《飞花集·梅园断想》:“依依之情,莫可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