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5,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辄言
咏言
言重
言和
不忍言
言苦
石言
言约
言宣
言信
兰言
闲言
鄙言
诚言
偈言
《韵府拾遗 元韵》:辄言(辄言)
周书武帝纪:朝廷大事,多共参议,性沉深而远识,非因顾问,终不辄言。世宗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漢語大詞典》:咏言(詠言)
犹言吟诗,作诗。 宋 王安石 《读墨》诗:“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詆。”
(1).犹永言,吟咏。语本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汉 傅毅 《舞赋》:“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唐 权德舆 《唐故漳州刺史张君集序》:“开卷三復,追怀旧故,咏言击节,髣髴如闻。”
(2).指诗歌。 唐 贾岛 《寄沧州李尚书》诗:“迢遰瞻旌纛, 浮阳 寄咏言。”
《國語辭典》:言重  拼音:yán zhòng
1.慎重出言。唐。杜荀鹤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诗:「愿开言重口,荐与分深人。」
2.言语过当。多为受言者对发言者的谦词。《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领教两字,太言重了,如不以小弟为不肖,小弟倒有几句话要告诉劳兄。」
《國語辭典》:言和  拼音:yán hé
谈和、讲和。如:「两人终于握手言和。」。
分類:言和讲和
《国语辞典》:不忍言  拼音:bù rěn yán
不忍心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分类:不忍心
《韵府拾遗 麌韵》:言苦
宋史张咏传: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已,效公不言已能,斯可以事君矣。
《漢語大詞典》:石言
石发声。古人附会为神凭石而言。左传·昭公八年:“石言於 晋 魏榆 。 晋侯 问於 师旷 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杨伯峻 注:“谓有物凭依之而言也。汉书·五行志作‘神或冯焉’,説苑·辨物篇作‘有神冯焉’。”新唐书·五行志二:“ 广明 元年, 华岳庙 玄宗 御制碑隐隐然有声,闻数里间,浹旬乃止。近石言也。”
《漢語大詞典》:言约(言約)
言语之约,口头的约定。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二人遇於 乌伤 溪水之上,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分類:口头约定
《漢語大詞典》:言宣
(1).语言显露。宋史·儒林传八·叶味道:“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
(2).表达,表白。 曹靖华 《飞花集·梅园断想》:“依依之情,莫可言宣。”
《漢語大詞典》:言信
说到必做到的信用。 三国 魏 钟会 《成侯命妇传》:“虽接鄙贱,必以言信。”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但见不给其赏,便以为朝廷爱惜此钱,不守言信。”参见“言必信,行必果。”
分類:做到信用
《國語辭典》:兰言(蘭言)  拼音:lán yán
心意相投的言语。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是以挹兰言于断金,交蓬心于匪石。」也作「兰臭」。
分類:情投意合
《國語辭典》:閒言  拼音:xián yán
1.废话。《红楼梦》第八回:「閒言少述,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头们呢。」《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閒言少叙,此时定甫合彭、施诸人,走到他公馆门口,自有家人出来招呼,把帖子递进去。」
2.评论是非的话。如:「有什么不满就应该当面说清楚,不要在背后说閒言中伤人。」
《國語辭典》:鄙言  拼音:bǐ yán
1.浅俗、粗鄙的言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太真终日无鄙言。」《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2.谦称自己说的话。《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漢語大詞典》:诚言(誠言)
(1).装出一副诚意样子的话语。荀子·大略:“小人不诚於内而求之於外……不足於行者,説过;不足於信者,诚言。” 梁启雄 简释引 陶鸿庆 曰:“此言行不足者,其説必过实。信不足者,其言必示诚。”
(2).约定的话。楚辞·九章·抽思:“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王逸 注:“始君与己谋政务也。诚,一作成。” 蒋天枢 校释:“诚,一作‘成’,成言,约定之言。”
(3).真诚的话。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 仲父 献诚言, 姜公 乃见猜;临没告飢渴,当復何及哉。”
《國語辭典》:偈言  拼音:jì yán
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水浒传》第四回:「长老念罢偈言,喝一声:『咄!尽皆剃去!』净发人只一刀,尽皆剃了。」也称为「偈子」、「偈颂」。
分類: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