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徐昌言
张昌言
杜圯(字 受言 )
唐昌言
袁许(字 嘉言 )
赵伯言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王以咏(字 永言 )
任尽言(字 元受 )
余时言(字 知默 )
李恂(字 顾言 )
刘长言(字 宣叔 )
阎长言(字 子秀 )
郑仲熊(字 行可 )
其它辞典(续上)
晁公武(字 子止 号 昭德先生 别称 良吏 )徐昌言
张昌言
杜圯(字 受言 )
唐昌言
袁许(字 嘉言 )
赵伯言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王以咏(字 永言 )
任尽言(字 元受 )
余时言(字 知默 )
李恂(字 顾言 )
刘长言(字 宣叔 )
阎长言(字 子秀 )
郑仲熊(字 行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晁冲之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初任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孝宗乾道初知兴元府,时称良吏。历知恭州、荣州、合州,以敷文阁直学士为临安府少尹,官至吏部侍郎。家富藏书,又得南阳井度赠书,为校雠异同,论述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另有《昭德文集》、《易诂训传》等。全宋诗
晁公武,字子止(《南宋馆阁录》卷八),号昭德先生,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冲之子。靖康之乱入蜀。高宗绍兴中进士,调荣州司户(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五)。十七年(一一四七),辟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历知恭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荣州(《郡斋读书志》附宋黎安朝跋)、合州(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一附晁公武《清华楼记》)。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为言官论罢。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寻为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二一、七八之四九)。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出知泸州,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五、二○)。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六年,改淮南东路安抚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二九),七年,知扬州(同上书食货一之四五)。除临安府少尹,旋罢(《咸淳临安志》卷四七)。卒于嘉州。《宋史·艺文志》载其著述甚富,均散佚,唯存《郡斋读书志》四卷(一本作二十卷)。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四六六○
晁公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冲之子,公溯兄,世为澶州清丰人,后徙彭门(今江苏徐州)。靖康之乱,逃离汴京,流落吴楚。绍兴初入蜀,与蜀中文士李焘、苏符、程敦厚、赵次公交游。二年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十五年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十七年通判潼川府,寻知恭州,移荣州、合州,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被劾罢,复职知泸州。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兼国史院编修官,旋为右正言,多所论列。迁殿中侍御史,徙户部侍郎。乾道元年出知泸州,提举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六年为淮南东路安抚使兼知扬州,七年移潭州。擢吏部侍郎,除临安府少尹,以与判官不合罢。晚居嘉州卒。公武学有渊源,闻见广博,著有《易诂训传》、《尚书诂训传》、《毛诗诂训传》、《中庸大传》、《春秋诂训传》、《石经考异》、《稽古后录》、《通鉴评》、《老子通述》、《昭德堂集》、《嵩高樵唱》,均佚,今所存者唯《郡斋读书志》。事迹具《郡斋读书志校證》附录一《晁公武传略》。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六年(1136)任池州知州兼安抚使。绍兴十九年(1149)任江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三
张昌言,尝作《琼花赋》,序称「扬州后土祠琼花,经兵火后,枯而复生,今岁尤盛」;赋又谓「胡尘不能辱」,「抑将荐瑞于中兴」,盖为高宗时人,寓居扬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受言。杜炤子。以父荫提举江南西路茶盐常平事,以治行再任。事母以孝闻。曾师事时相。高宗绍兴间,以祠官家居者十六年。尝戒子孙仕宦当审取舍。有《珷玞集》。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昌言,绍兴中明州(今浙江宁波)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上虞人,字嘉言。以荐授承议郎,为宁乡都察司官。值荒年,以朱熹社仓法施行之,民赖以全活。绍兴签判王十朋荐之,升国子书库大使。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三
赵伯言,宋宗室,德昭六世孙,子淔子。绍兴末官右朝请郎、知邵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营田使、兼沿边溪峒都巡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永言。登进士第。知含山县,为刘琦所知。累迁知衡州。爱惜官物,终其任未尝妄费,又不肯献羡余以求售。官至朝散大夫。全宋诗
王以咏,字永言,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知和州含山县,后以岳飞等荐改知光泽县。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知衡州(《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事见明《八闽通志》卷四九、六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徙居华亭,字元受。任象先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居下僚,论事慷慨。秦桧死,朝廷召汤鹏举为台官,尽言投启贺之,以为当黜桧党。帝闻,从之,又释赵鼎子汾罪。历平江通判、京西转运判官、淮东提举常平。有《小丑集》。全宋诗
任尽言,字元受,眉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婺州教授。三十年,由平江通判迁京西南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四)。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权发遣赣州,移知镇江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一)。有《小丑集》(《诚斋集》卷八三《眉山任公小丑集序》),已佚。事见《宋元学案》卷九九。全宋文·卷四二九六
任尽言,字元受,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居华亭(今上海松江),遂为华亭人。伯雨孙。登绍兴五年进士第。绍兴二十七年自婺州州学教授入为太常寺主簿。复出通判平江府,迁京西南路运判、淮东提举。隆兴二年,除直秘阁,差充江淮都督府参议官。寻除福建提刑。乾道元年致仕。著有《小丑集》十二卷、《续集》三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二、一八四、一八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九之一五,《淳熙三山志》卷二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万姓统谱》卷六五。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顾言。学于李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初任县尉,以捕盗功改知晋江县,后知邵武军,以宫观致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州集
长言,字子秀,济南长清人,客居兖州之嵫阳。祖俊,行台南榜。父时升,任忠杰榜。曾高以来,登科者六世矣。子秀少日慕张忠定之为人,故名咏,避卫绍王讳改焉。幼孤,养于从祖,能自振厉。好学,工词赋,间有前人句法。性本豪俊,使酒任气,及㳺京师,乃更折节,遂以谨厚见称。酒酣耳热,故态稍出,尝以第一流自负。屏山独深知之,不以为过也。平生多奇梦,果魁天下,士论厌服。在翰苑十年,出为河南府治中。被召,以道梗不得前,卒于亳州。子鲁瞻、鲁安,今一孙,在洺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行可。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首论定国是、久任用、抑奔竞、节浮费等事。累官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时秦桧秉政,仲熊曾疏论赵鼎立专门之学,可为国家虑,后为桧所恶,奉祠归。孝宗乾道中,复端明殿学士致仕。全宋诗
郑仲熊,字行可,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六)。二十三年,为国子监主簿、监察御史、右正言兼崇政殿说书。二十四年,权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一六五、一六七,《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全宋文·卷四二九○
郑仲熊,字行可,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绍兴二年登进士第。二十三年为国子监主簿,擢监察御史、右正言。专附秦桧,排斥善类。次年,权吏部侍郎,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明年罢。孝宗乾道九年,复职致仕。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四、一六五、一六七、一六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六,《宋诗纪事》卷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