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5,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苟言笑
不可言喻
不可言状
秉言
劖言劖语
劖言讪语
谗言冷语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插言
畅所欲言
草茅危言
惨不忍言
百劳言语
《國語辭典》:不苟言笑  拼音:bù gǒu yán xiào
不随便说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严肃而不易亲近。《清史稿。卷五○○。遗逸列传一。朱之瑜》:「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四回:「木四姐端庄贞静,不苟言笑,你怎说此话来?」
分類:态度庄重
《國語辭典》:不可言喻  拼音:bù kě yán yù
无法形容说明。如:「这种游戏设计得妙,实在不可言喻。」
分類:言辞表达
《漢語大詞典》:不可言状(不可言狀)
同“ 不可名状 ”。 廖仲恺 《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鋭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
《漢語大詞典》:秉言
谤言。民间的非议。秉,通“ 谤 ”。管子·小匡:“其称秉言,则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秉’当依《齐语》读为谤,‘称’即‘偁’之借字,説文‘偁,扬也’,谓扬其谤言令上闻也。”
《漢語大詞典》:劖言劖语(劖言劖語)
见“ 劖言訕语 ”。
《國語辭典》:劖言讪语(劖言訕語)  拼音:chán yán shàn yǔ
嘲讽讥笑。《西游记》第四六回:「我们也错看了这猴子了!平时间劖言讪语,闻他耍子,怎知他有这般真实本事!」
《國語辭典》:劖言讪语(劖言訕語)  拼音:chán yán shàn yǔ
嘲讽讥笑。《西游记》第四六回:「我们也错看了这猴子了!平时间劖言讪语,闻他耍子,怎知他有这般真实本事!」
《高级汉语词典》:谗言冷语
毁谤、讥刺的冷言冷语
《漢語大詞典》:谗言三至,慈母不亲(讒言三至,慈母不親)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鲁 人有与 曾参 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 曾参 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投杼下机,踰墙而走。夫以 曾参 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诗:“众口可以鑠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閒,不辨伪真。”
《國語辭典》:察言观色(察言觀色)  拼音:chá yán guān sè
观察人的言语神情而窥知对方心意。《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红楼梦》第三二回:「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
《漢語大詞典》:察言观行(察言觀行)
谓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旧唐书·薛登传》:“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倖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
《漢語大詞典》:插言
插嘴。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 石得富 站下听了一阵,插言说众人要多为那些军人家属和民工家属着想。”
分類:插嘴
《國語辭典》:畅所欲言(暢所欲言)  拼音:chàng suǒ yù yán
痛痛快快、毫无顾忌的把心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清。方苞〈游丰台记〉:「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高级汉语词典》:草茅危言
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漢語大詞典》:惨不忍言(慘不忍言)
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分类字锦》:百劳言语(百劳言语)
陆龟蒙 百劳言语傍花闻。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