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7
词典
1
分类词汇
196
共197,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牛角尖
金钥匙
解谜
远水不救近火
治丝而棼
应刃而解
饮鸩止渴
迎刃而解
鹰派
札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徒费唇舌
挖肉补疮
无能为力
未了公案
《國語辭典》:
牛角尖
拼音:
niú jiǎo jiān
比喻不能解决的事情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如:「钻牛角尖」。
分類:
不值得
费心
解决
现实
意义
问题
《国语辞典》:
金钥匙(金钥匙)
拼音:
jīn yào shi
比喻解决某种疑难问题的好办法或好手段。如:「恒心与毅力就好比是一把助人突破困境的金钥匙。」
分类:
解决
疑难
难问
问题
好办
办法
好手
《國語辭典》:
解谜(解謎)
拼音:
jiě mí
解开不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如:「有关南美洲印加帝国突然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仍有待学者来解谜。」
分類:
发现
谜语
解决
办法
意思
意义
解释
《國語辭典》:
远水不救近火(遠水不救近火)
拼音:
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比喻缓不济急。《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也作「远水不解近渴」、「远水难救近火」、「远水救不得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
分類:
缓慢
救助
能解
解决
眼前
急难
《國語辭典》:
治丝而棼(治絲而棼)
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整理丝线时,不先找出头绪,以致越理越乱。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唐。
冯用之
权论
:「不可施而施,则礼义如说河济渴矣;不可威而威,则刑名如治丝而棼矣。」也作「治丝益棼」。
分類:
理丝
头绪
解决
问题
正确
《漢語大詞典》:
应刃而解(應刃而解)
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梁斌
《播火记》
二五:“虽然有好多问题事先没有商量,有 朱老忠 在,也就应刃而解了。”
分類:
问题
顺利
解决
《國語辭典》:
饮鸩止渴(飲鴆止渴)
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难,而不顾将来的大祸患。参见「止渴饮鸩」条。如:「吸食毒品来解瘾,无异是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
分類:
毒酒
解渴
解决
目前
困难
《國語辭典》:
迎刃而解
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比喻事情很容易处理。《晋书。卷三四。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聊斋志异。卷二。陆判》:「著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
分類:
容易
解决
《国语辞典》:
鹰派(鹰派)
拼音:
yīng pài
鹰为强猛的象徵。在国际政治上主张以强硬手段解决纷争的一派,称为「鹰派」。相对于主张和平的鸽派而言。
分类:
为强
象徵
国际
政治
上主
主张
强硬手段
解决
纷争
一派
《漢語大詞典》:
札地
同“劄地”。
落实,解决。
分類:
落实
解决
《漢語大詞典》:
劄地
落实,解决。
《水浒传》
第二四回:“ 王婆 道:‘大官人,虽然你説五件事都全,我知道还有一件事打搅,也多是札地不得。’”
分類:
落实
解决
《國語辭典》: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拼音:
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比喻只顾眼前,对问题不作通盘考虑,不从根本上解决。如:「真正好的医师,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找出病源,予以诊治。」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分類:
做事
缺乏
通盘
计划
不从
根本
上解
解决
问题
《國語辭典》:
徒费唇舌(徒費脣舌)
拼音:
tú fèi chún shé
浪费言词,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二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也作「徒废唇舌」。
分類:
白白
耗费
费口舌
解决
决不
不了
问题
《國語辭典》:
徒废唇舌(徒廢脣舌)
拼音:
tú fèi chún shé
浪費言詞,對事情沒有幫助。如:「你別再跟他辯了,再說也不過是徒廢脣舌。」也作「徒費脣舌」。
分類:
浪费
费言
言词
帮助
《國語辭典》:
挖肉补疮(挖肉補瘡)
拼音:
wā ròu bǔ chuāng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济急,而不顾后果。参见「剜肉医疮」条。如:「如果以挖肉补疮方法解决问题,将得不偿失。」
分類:
只顾
解决
眼前
问题
有害
救急
《國語辭典》:
无能为力(無能為力)
拼音:
wú néng wéi lì
没有力量促进事情的发展。《续孽海花》第四一回:「不过舆论未能尽孚,一时尚难实行,我亦无能为力,自觉惭愧得很!」
分類:
无能为力
力量
有力
完成
解决
问题
《國語辭典》:
无能为役(無能為役)
拼音:
wú néng wéi yì
原指不足以供人役使的意思。语出《左传。成公二年》:「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许之。」后转为自谦才能不及他的用语。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厨子》:「余于能始先生,无能为役,则陈东标之于董桃媚,又岂止仙凡之判哉!」
分類:
不足以
能力
某人
人役
役使
自谦
《國語辭典》:
未了公案
拼音:
wèi liǎo gōng àn
未能解决的事件。如:「这是一件未了公案,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分類:
尚未
解决
案件
或有
争议
纠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