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成觉。代州张氏子。方学语。能诵金刚般若。父母异之。𢹂送善住院。希公为童子。希公道望赫然。赐号慈懿大师。移住清凉寺。慈懿以师亲侍。日久心知为法器。一日谓之曰。古人谓出家为大丈夫。所以为大丈夫有四事。近知识。问正法。思义理。如说修行。是也。后生可畏。无以吾老滞守一隅。尔其行乎。由是遍访师匠。依明教大师最久。故于惟识一宗。洞明底蕴。后大弘其道。时人谓。慈懿以知人有子。明教以传法得人。师尝示学者曰。学道人。持心有三要。曰大。曰专。曰远。大。则佛祖得处。我必得之。不为人天小利所牵。专。则惟究一事。不为名相所引。远。则以證为期。死而后已。具此之心。必能至道。务实去华。其言大率如此。年八十而终。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明律篇
圆觉律师。德明者。住金陵能仁寺。际遇太宗召见。赐紫衣并御容。及罗汉像以归。律声振江以南。求法人望之而归。真宗嗣位。复赠以诗章。有精勤演律达真风。释子南禅道少同之句。二师道行。在当时必表表一方。竟尔失传。仅于断镌残刻间得其名。不得言其详也。惜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惠觉,一名先觉,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早年与乡人施德操有交,为苏轼、米芾所礼,性朴野,喜为诗。事见《北窗炙輠录》卷上。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琅琊山慧觉禅师者。西洛人也。父为衡阳太守。死于官。师扶榇归洛。过澧阳。药山古刹。宛若夙居。由此出家。后得法于汾阳。住滁水。高揭刹竿。与雪窦显公。同时唱道。时号二甘露门。上堂。奇哉十方佛。元是眼中花。欲识眼中花。元是十方佛。欲识十方佛。不是眼中花。欲识眼中花。不是十方佛。于此明。得过在十方佛。于此未明。声闻起舞。独觉临妆。珍重。师福相端严。所至成益。尝往苏州。看范希文。因受信施。及千馀缗。遂遣人阴计在城诸寺僧数。皆密送钱。同日为众檀设斋。其即预辞范公。是日侵早发船。逮天明众知已去。有追至常州得见者。受法利而还。灵源称之曰。观此老一举。使姑苏道俗。悉起信心。增深道种。师法嗣数辈。长水璿讲师。其一也。具义解中。泉大道三公。同参也。见列感通中。 系曰。三公。皆为西河师子儿。而举公跳踯。故悭于嗣。夫为善知识。如雾露在人。当使时时有润。琅琊苏州之举。须琅琊始得。嚣嚣者不得效颦。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楞严道人。名继。殊有高行。赐号觉济大师。与文与可。为方外友。相得甚驩。有诗赠焉。觉济大师。且赞其像。极其称叹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号佛照。住岳州君山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阿上人,俗姓滕,日本国人。年十四得度受具,习大小乘有声。年二十九,属商者自华回,言禅宗之盛,遂奋然拉法弟金庆渡海,拜灵隐佛海禅师。次年秋,辞游金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返灵隐,作五偈述所见,辞佛海东归,住睿山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海,俗姓钟,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住东京相国寺慧林院,称若冲觉海禅师。乃青原下十一世,天衣怀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觉秀,姓陈氏,曹田人也。依政洪寺剃度,参慧公,看《十不二门》至“一切诸法,无非心性。一性无性,三千宛然。”忽焉大悟。尝以布袋盛经律卷,往来浙闽诸山。或问此中,所盛何物。秀曰:“十界十如,权实之法,都在里许。”或自诵,或示人。人问其故,秀曰:“为汝植菩提种。”以是人皆呼为“秀布袋”。后开法京师,十坐道场。洪觉范一见推服,赠以诗云:“梦泽于菟三日视,丹山雏凤九苞文。还乡妙曲谁能听,一笛清风两岸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今属广东)人。与赵必𤩪为友。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上。
全粤诗·卷四九
释觉真,号半颠。东莞人。赵必𤩪之友。事见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上。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闻,能诗,《说郛》中存有《诗论》一卷。今录诗三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普闻。唐僖宗太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清真如𦘕。不茹荤。僖宗钟爱之。然以其无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回。闻霜华之风。梦寐想见。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不相保守。闻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诸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而来乃生帝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芙蓉也。闻夜入室。恳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诸曰。勿谤祖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耶。诸曰是实事。曰师意如何。诸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说破。闻俯而惟曰。大奇。汗下再拜。即日辞去。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问父老。彼有居者否。曰有一苦行。隐其中。闻拨草。望烟起处独进。苦行见至。欣然让其庐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不知所之。闻饭木实饮谷而住十馀年。一日有老人来拜谒。闻曰。丈夫家何许。至此何求。老人曰。我家此山。有求于师。然我非人龙也。以疲堕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赖道力可脱。闻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汝当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座榻旁。有小蛇尺许。延缘入袖中屈蟠。暮夜风雷挟坐榻。电砰雨射。山岳为摇振。而闻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顷有老人至。泣泪曰。自非大士之力。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厚德。即穴岩下为泉曰。他日众多无水。何以成丛林。此泉所以延师也。泉今为湖。在半山。号龙湖。邦人闻其事。富者施财。贫者施力。翕然而成楼观。游僧至如归。湖之侧有神。极灵祸福。此邦民俗畏敬之。四时以牲飨祭。闻杖策至庙。与之约曰。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山不可居乎。是夕邦之父老。梦神告语曰。闻禅师为我受戒。我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自是神显异迹。护持此山。闻将化。令击钟集众。跏趺而坐。说偈。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似君。我敛目时齐听取。于是敛目安坐。寂然良久。撼之已化矣。塔于本山。谥圆觉禅师。史不书名。但书僖宗二子。建王宸。益王升。然亦失其母氏位。及薨年月。传不书。闻受业受具所。读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疑石霜亦其落发师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顺,字怡然。神宗熙宁间居杭州西湖北山(《咸淳临安志》卷七○)。王安石爱其诗,苏轼晚年亦与之唱和,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二三。今录诗五首。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师(可久禅师)友清顺。亦钱塘人。字怡然。诗与师齐名。而操行亦同。石林叶梦得曰。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二人。其所居皆湖山胜处。而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无大故不至城。士大夫。多往就见。时有馈之米者。所取不过数升。以瓶贮几上。日取二三合食之。虽蔬茹。亦不尝有。故人尤重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清顺,宋至道中,知州事魏庠奏改虎邱律寺为云岩禅寺,迎清顺主之。虎邱自竺道壹、道生以来,主法席者多崇义解,至清始启禅派,故后学奉清为鼻祖云。又子英,字觉印,姓怀氏,钱塘人。在母孕时,恶闻膻腥。生质既异,不伍凡童。年十五,从长老希言出家,又五年受具游方。一夕,梦白衣大士注琉璃瓶水与饮,若甘露灌顶,自是豁然,遂得法于圆通秀公。坐大法会者九,云岩其最后也。英颀秀深静,须发长数寸,目光炯然,如古图中老僧在岩壁者,与人言不离忠孝慈顺,开悟来学,随其根性利钝浅深,示以津梁,故人人归信而名亦高。说法三十馀年,得度二百五十馀人。政和七年七月十四日卒,葬于虎邱东庵,开封府司士曹事何安中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真觉,住婺州(今浙江金华)宝林,称怀吉真觉禅师。乃青原下十一世,云居元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子琦,泉州(今属福建)人。俗姓许。依开元智衲,试经得度,精《楞严》、《圆觉》。住蕲州开元,为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七。今录诗二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子琦。泉州许氏子。试经得度。精楞严圆觉。弃之游江淮。谒翠岩真禅师。问佛法大意。真唾地曰。这一滴落在何处。师扪膺曰。学人今日脾病。真为解颐。辞参积翠南公。尽得其道。相与商搉古今。适大雪。南公。指谓师曰。斯可以一致帚否。师曰。不能。然则天霁日出。云物解驳。岂复有哉。知有之人。于一切言句。如破竹。虽百节当迎刃而解。讵容声于儗议乎。一日南公。遣僧逆问三关语。师厉声曰。你理会久远。时事作么。南公益奇之。于是名著丛席。南公殁。四祖演禅师。命分座。室中垂语曰。一人有口道不得姓字为谁。后传至东林总禅师。叹曰。琦首座如铁山万仞。卒难逗他语脉。未几。以开元为禅林。请师为第一世。赐号觉照大师。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