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2,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觉者
觉苑
觉悟
觉悟知
觉悟方便
觉城
觉帝
觉海
觉起印
觉坚
觉路
觉策
觉雄
觉华
觉胜印
觉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佛陀Buddha,译曰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以之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者,谓之觉者。此三缺一。则非觉者。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觉苑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净土也。【又】喻心也。僧清珙诗曰:「觉苑常开智慧花。」【又】(人名)辽燕京圆福寺沙门觉苑,号总秘大师。秘密瑜伽宗也。天祐皇帝大康三年奉勒撰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有赵孝严引文及自序。他无纪传可考。大康三年丁巳,宋神宗十年也。
觉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
【俗语佛源】
觉,梵语菩提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佛家说:会得真理以开真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察名觉,如人觉贼;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同书又说:「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中国先秦原有「觉悟」一词,见《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然而此词广泛流行,乃在佛教传入以后。《隋书·经籍志》载,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后谓认识以前的错误为「觉悟」。如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至于富于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今常指政治方面的认识水平。如:政治觉悟、革命觉悟。(李明权)
觉悟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
觉悟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种方便)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无碍智慧,开示一切众生,令其了悟本有觉性,无所疑惑,是为觉悟方便也。
觉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觉悟之内,不入一切众惑,故譬以城。圆觉经曰:「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中略)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又】佛成正觉之都城。即摩竭陀国之伽耶城Gaya%。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锡中区,以发觉城之地。」
觉帝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觉王同。谓佛也。性灵集七曰:「奇哉觉帝之德,异哉经王之功。」
觉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续入藏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又】谓佛教也,佛以觉悟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觉海,束意玄门。」
【佛学常见辞汇】
1。(喻)觉性深广如海。2。佛教以觉悟为宗,故称誉佛教的教义深广犹如大海。
觉起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又作金刚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诸佛,使自定起之印契。修法时,为请诸佛出定护念而结之。真言修行钞二曰:「宪深口传云:上观佛时,虽奉见遍空诸佛,彼诸佛未出定故。今结金刚起印加持时,入定诸佛被惊觉,出定护念行者及法界众生。千手仪轨云:惊觉一切如来印。摄真实经云:觉起印也。」
觉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坚法之一。谓觉了之坚固也。见三藏法数二十五。
【三藏法数】
谓别教妙觉果佛,觉了一切法皆即中道,无能毁坏,故名觉坚。(妙觉佛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觉路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
【佛学常见辞汇】
正觉的道路,亦即菩提之道。
觉策
【佛学大辞典】
(术语)醒觉妄心,警策烦恼也。止观四上曰:「觉策烦恼。」
觉雄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作世雄,梵雄等。皆佛之尊称。觉雄者,于觉道有大威猛力也。祖英集曰:「必须觉雄让雄。」
觉华
【佛学大辞典】
(佛名)智度论四十曰:「时劫名华积,佛皆号觉华。」【又】(譬喻)譬真觉于华。觉者智慧也,智慧之开,如华之开。长阿含经曰:「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
觉胜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称大日金轮之智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