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2,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妙觉地
妙觉性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定性缘觉
金刚王宝觉
法云等觉
性觉
始觉
始成正觉
知正觉世间
前正觉山
苦觉
毗卢觉王
皇觉寺
相似觉
妙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璎珞本业经所说四十二地之一。佛果之地位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得妙觉的地位,即佛的地位。
妙觉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璎珞本业经所说六种性之一。佛果之性分也。
【三藏法数】
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自觉觉他者,谓既能觉悟自己,而又觉悟他人也。)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晋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于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觉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华严谓若约于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随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圆融,故于经中十信之满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谓之信满成佛。是于初心成究竟之正觉也。
定性缘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缘觉无漏种子者。唯修缘觉之因,證缘觉之果,不更进求佛道。谓之定性缘觉。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参见:五种性)
【三藏法数】
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證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金刚王宝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正觉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宝觉。」同长水疏五上曰:「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里名王宝觉。」
法云等觉
【佛学大辞典】
(菩萨)十地之第十位为法云地,越法云地即为等觉,越等觉即为妙觉。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十地之第十位名法云地,过了法云地就是等觉,过了等觉就是佛的妙觉了。
性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始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一切众生本性之自性清净心,本来具照明之德,是名本觉,由此本觉之内薰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求之心,顺本觉而渐渐生觉悟之智,谓之始觉。即本成之四德(常乐我净)云本觉,始成之四德云始觉也。起信论曰:「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佛学常见辞汇】
三觉之一。(参见:三觉)
【三藏法数】
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三藏法数】
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
【三藏法数】
始觉者,谓本觉心源之体,从真起妄,而成不觉;若能返妄归真,本觉体显,说名始觉。
始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释迦应身在菩提树下成正觉也。是为垂迹之方便。法华至寿量品,隐之而不明,于寿量品始显本地,而说报身久成,尔前之经更无久成之说,故圆顿之华严经尚三言始成正觉。
知正觉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种世间之一。如来具大智慧永离偏邪能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故以为名。即释迦如来能化之智身也。
前正觉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Pra%gbodhi,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證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苦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苦之觉想。八十华严经二十四曰:「永除苦蕴,永断苦觉。」
毗卢觉王
【佛学大辞典】
(佛名)毗卢舍那佛也。
皇觉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为寺僧。洪武初改名龙兴寺。
相似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第二。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位发类似真觉之智慧以制伏诸烦恼之位也。
【三藏法数】
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馀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三藏法数】
谓十信位人,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无明之惑将破,本觉之体将显;虽未真證,而似于真,是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舍粗分别执著相者,谓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不分别好恶,不起贪瞋等执著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