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2,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正尽觉
正觉
正觉华
本觉
二种本觉
本觉下转
本觉内熏
本觉流转
本觉真如
平等觉
平等觉经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永觉
玄觉
他缘觉心
正尽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译之正等觉,旧曰正尽觉。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中阿含经五十九曰:「如来无所著正尽觉。」
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證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
1。真正的觉悟。2。成佛叫做正觉。
正觉华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乐净土之莲华,为依弥陀如来正觉所成之华,故曰正觉华。净土论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佛学常见辞汇】
指极乐世界的莲华,因依阿弥陀佛的正觉而成,所以叫做正觉华。
本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
【三藏法数】
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三藏法数】
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之不为下,生佛不二也。)
二种本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随染本觉,依真如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外缘之力,而如实修行。方便满足,故破妄心而显现法身,使始觉之智淳净,与本觉一致,又依始觉究竟与本觉一致,而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相之根,自然相应,现种种为利益,此二者,前曰本觉之智净相,后曰本觉之不思议业相,此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前者依自己之染缘所成,后者依他之染缘所成。故曰随染本觉。二性净本觉,本觉之真如,远离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体相二大,为内熏之因,用大为外缘之资,是性净本觉也。
本觉下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摩诃衍论有本觉下转始觉上转之义,本觉有性净本觉与随染本觉之二,本觉下转者,随染本觉之相也,随染之本觉,随众生之染缘,顺众生之相,现为种种利益也。始觉上转者,依本觉之内熏习,如实修行,发究竟智也。论三曰:「始觉背凡向圣,上上去去为次第转,随染本觉背圣向凡,下下来来为次第转。(中略)證说经言,谛听诸佛子。我从具缚凡,具一切地,圆满行因海庄严大觉果。我从清净地,具经一切地,将一切万行,得第一信位,入无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时非前后。」
本觉内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众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信论曰:「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自体相熏习,二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中略)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中略)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
本觉流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法身)附录「法身流转。」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本觉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證之智,真如为所證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本觉是众生心的相状,真如是众生心的心体。又本觉是能證的智,真如是所證的理,此智与理,就是法身如来的全体。
平等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正觉也。正觉无高下浅深之别,故曰平等觉。又言理智冥合而为平等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的正觉,因如来的正觉无高下浅深的分别。
平等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之略名。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
永觉
【佛学大辞典】
(人名)永觉元贤禅师建阳蔡氏子。出家后,于崇祯甲戍,住鼓山。次住开元宝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脱。塔本山。师通内外典。所著补灯继灯禅馀诸书百馀卷行世。
玄觉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玄觉,字明道。温州永嘉人。初精天台之止观,常修禅观。后至曹溪,一宿而契旨,有一宿觉之名。还永嘉,学者辐辏,号为真觉大师。著證道歌并永嘉集。先天二年寂,敕谥无相大师。见宋僧传八传灯录五。
他缘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他缘大乘心与觉心不生心。十住心中之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