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支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察心术之偏正,谓之觉法,其觉非一,故云支。旧译称菩提分(菩提译觉)。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
【三藏法数】
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三藏法数】
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欲界修色界定,故以色界为未到地也。)
(术语)觉察心术之偏正,谓之觉法,其觉非一,故云支。旧译称菩提分(菩提译觉)。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
【三藏法数】
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三藏法数】
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欲界修色界定,故以色界为未到地也。)
觉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既觉巳,又说法开悟他,使离生死之苦也。二觉之一。见三藏法数四。
【佛学常见辞汇】
使他人觉悟的意思,是二觉之一。
【三藏法数】
谓自既觉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藏法数】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术语)自既觉巳,又说法开悟他,使离生死之苦也。二觉之一。见三藏法数四。
【佛学常见辞汇】
使他人觉悟的意思,是二觉之一。
【三藏法数】
谓自既觉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藏法数】
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觉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文殊之德号。译佛为觉,故觉母即佛母也。文殊于理智二门中司智门之义,因称为佛母。以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观经三曰:「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梵文殊师利译妙吉祥)。华严经略策曰:「问文殊菩萨:现是因人,那称佛母?(中略)偏主摩诃般若,复为佛母之名。」名义集二曰:「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为佛母。」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菩萨的德号,因文殊于智理二门中司智门,而诸佛皆由智慧而生。
(菩萨)文殊之德号。译佛为觉,故觉母即佛母也。文殊于理智二门中司智门之义,因称为佛母。以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心地观经三曰:「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同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梵文殊师利译妙吉祥)。华严经略策曰:「问文殊菩萨:现是因人,那称佛母?(中略)偏主摩诃般若,复为佛母之名。」名义集二曰:「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为佛母。」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菩萨的德号,因文殊于智理二门中司智门,而诸佛皆由智慧而生。
觉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
(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
觉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真如也。
(术语)觉真如也。
觉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觉之位。成佛之位。
【佛学常见辞汇】
正觉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
(术语)正觉之位。成佛之位。
【佛学常见辞汇】
正觉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
觉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圆觉经曰:「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唯识论一曰:「非觉性故。」同述记一末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
【佛学常见辞汇】
1。觉悟的自性。2。觉知之性。
(术语)离一切迷妄之觉悟自性也。圆觉经曰:「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又】觉知之性。谓心识也。唯识论一曰:「非觉性故。」同述记一末曰:「觉者觉察,心心所总名。」
【佛学常见辞汇】
1。觉悟的自性。2。觉知之性。
觉岸
【佛学大辞典】
(譬喻)比迷于海,譬觉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又】(人名)元吴兴沙门觉岸,号宝洲考释氏之事实,著释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见续稽古略一。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譬喻)比迷于海,譬觉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又】(人名)元吴兴沙门觉岸,号宝洲考释氏之事实,著释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见续稽古略一。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觉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云觉王,谓佛也。释门正统八曰:「觉皇盛心,其欲跻天下于仁寿者。」
(术语)如云觉王,谓佛也。释门正统八曰:「觉皇盛心,其欲跻天下于仁寿者。」
觉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佛陀Buddha,译曰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以之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者,谓之觉者。此三缺一。则非觉者。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术语)梵语佛陀Buddha,译曰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以之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者,谓之觉者。此三缺一。则非觉者。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觉苑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净土也。【又】喻心也。僧清珙诗曰:「觉苑常开智慧花。」【又】(人名)辽燕京圆福寺沙门觉苑,号总秘大师。秘密瑜伽宗也。天祐皇帝大康三年奉勒撰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有赵孝严引文及自序。他无纪传可考。大康三年丁巳,宋神宗十年也。
(杂语)谓净土也。【又】喻心也。僧清珙诗曰:「觉苑常开智慧花。」【又】(人名)辽燕京圆福寺沙门觉苑,号总秘大师。秘密瑜伽宗也。天祐皇帝大康三年奉勒撰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十卷。有赵孝严引文及自序。他无纪传可考。大康三年丁巳,宋神宗十年也。
觉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
【俗语佛源】
觉,梵语菩提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佛家说:会得真理以开真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察名觉,如人觉贼;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同书又说:「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中国先秦原有「觉悟」一词,见《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然而此词广泛流行,乃在佛教传入以后。《隋书·经籍志》载,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后谓认识以前的错误为「觉悟」。如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至于富于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今常指政治方面的认识水平。如:政治觉悟、革命觉悟。(李明权)
(术语)会得真理也。开真智也。南本涅槃经十六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六十华严经七曰:「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
【俗语佛源】
觉,梵语菩提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佛家说:会得真理以开真智为「觉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觉察名觉,如人觉贼;觉悟名觉,如人睡寤。」同书又说:「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究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中国先秦原有「觉悟」一词,见《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为醒悟。然而此词广泛流行,乃在佛教传入以后。《隋书·经籍志》载,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所谓「佛」,就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者。后谓认识以前的错误为「觉悟」。如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至于富于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没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今常指政治方面的认识水平。如:政治觉悟、革命觉悟。(李明权)
觉悟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
(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
觉悟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种方便)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无碍智慧,开示一切众生,令其了悟本有觉性,无所疑惑,是为觉悟方便也。
(术语)(参见:十种方便)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无碍智慧,开示一切众生,令其了悟本有觉性,无所疑惑,是为觉悟方便也。
觉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觉悟之内,不入一切众惑,故譬以城。圆觉经曰:「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中略)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又】佛成正觉之都城。即摩竭陀国之伽耶城Gaya%。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锡中区,以发觉城之地。」
(譬喻)觉悟之内,不入一切众惑,故譬以城。圆觉经曰:「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中略)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众惑不入,如防外敌。」【又】佛成正觉之都城。即摩竭陀国之伽耶城Gaya%。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锡中区,以发觉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