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支韵》:视之(视之)
周僼考工记:举而视之;按视与视同。
分类:视之
《分类字锦》:迎而视之(迎而视之)
韩诗外传: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
分类:相术
《国语辞典》:敝屣视之(敝屣视之)  拼音:bì xǐ shì zhī
把事物看得像破鞋一样。表示轻视、不屑或毫不在意。如:「对于功名利禄,他向来敝屣视之。」
《國語辭典》:等閒视之(等閒視之)  拼音:děng xián shì zhī
以一般来看待。形容轻视。如:「这个人很特殊,可不能等閒视之。」
《國語辭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拼音: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形容不注意、不关心。《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也作「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