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苦谏(苦諫)  拼音:kǔ jiàn
极力规劝。《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初,谢安爱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谏之。」
分類:规劝
《漢語大詞典》:诤论(諍論)
直言规劝的言论。 清 吴伟业 《题华山檗庵和尚画像》诗:“諍论总销随諫草,故人已隐 祝融峯 。”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争论。諍,通“ 争 ”。 北周 慧命 《详玄赋》:“絶諍论於封想,息是非於妄情。”《水浒传》第三六回:“一时恃酒諍论鬪殴,致被悮杀身死。”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但佛性本始之辩乃在 南北朝 羣计竞起之后,强为分别,常至无谓。 道生 之时,必无此諍论也。”
《漢語大詞典》:善谏(善諫)
(1).良好的规劝。韩非子·难一:“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諫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於君也。”
(2).谓善于规劝。资治通鉴·汉高帝六年:“故 良 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 良 者,可谓善諫矣。”
分類:良好规劝
《國語辭典》:诤友(諍友)  拼音:zhēng yǒu
能用直言相规劝的益友。汉。班固《白虎通。卷四。谏诤》:「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也作「争友」。
《漢語大詞典》:规警(規警)
亦作“ 规儆 ”。 规劝警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杜陵 《冬狩行》曰:‘草间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 咸阳宫 。’规警将帅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次作《諭民诗》五十絶,不事风雅,皆流俗易晓之语,俾之讽咏,以申规警。”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虽无规儆之风,亦无佞諛之辞,独敍叨冒愧惭而已。”
分類:规劝警戒
《國語辭典》:劝谏(勸諫)  拼音:quàn jiàn
规劝谏过。唐。元稹连昌宫词〉:「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同乡有个举人朱大经善口劝谏了几遭,只是不悟。」
《漢語大詞典》:招谏(招諫)
谓帝王征求规劝意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昔 帝轩 刻舆几以弼违, 大禹 勒笋簴而招諫。”
《漢語大詞典》:争子
能直言规劝父母的儿子。孝经·谏争:“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礼。”晋书·唐彬传论:“ 王济 遂骄父之褊心,乖争子之明义,儁材虽多,亦奚以为也。”
《漢語大詞典》:箴戒
规劝儆戒。国语·晋语八:“若爱 欒盈 ,则明逐羣贼,而知国伦,数而遣之,厚箴戒图以待之。”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或问厉志曰:若 殷高宗 能葺其德,乐瞑眩以瘳疾, 卫武 箴戒於朝, 勾践 悬胆於坐,厉矣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又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于礼典。”
分類:规劝儆戒
《漢語大詞典》:言谏(言諫)
进言规劝。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周末》1984.2.25:“谏的原意是以言正人……面陈得失,谓之‘言谏’。”
《漢語大詞典》:箴诲(箴誨)
规劝教导。 汉 徐干 中论·虚道:“先王之礼,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师瞽诵诗,庶僚箴诲,器用载铭,筵席书戒,月考其为,岁会其行,所以自供正也。”《后汉书·崔寔传》:“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孔车骑 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应 安东 命。未仕宦时,常独寝歌吹,自箴诲,自称 孔郎 ,游散名山。”
《漢語大詞典》:箴切
规劝告诫;警戒责斥。后汉书·循吏传序:“ 朱浮 数上諫书,箴切峻政。” 宋 叶适 《陈少南墓志铭》:“其学为通博,而多识治乱。在人主左右,谋议箴切,皆合大体。”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
《漢語大詞典》:比谏(比諫)
以事类为比,进行规劝。汉书·贾山传:“瞽诵诗諫,公卿比諫。”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相亲比而諫也,或曰比方事类以諫也。’比方是也。”
《漢語大詞典》:风谏(風諫)
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规劝君主或长辈、上司。《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王肃 注:“风諫,依违远罪避害者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卒章归之於节俭,因以风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説。”
《國語辭典》:兵谏(兵諫)  拼音:bīng jiàn
以武力进谏君主。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左氏以鬻拳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为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