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77,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像观
渐次观
渐次止观
琉璃观音
福观
慧观
莲卧观音
莲华观
广大智慧观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实相观
澄观
德王观音
佛类词典(续上)
像想观像观
渐次观
渐次止观
琉璃观音
福观
慧观
莲卧观音
莲华观
广大智慧观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实相观
澄观
德王观音
像想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中略)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中略)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像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像想观同。
【三藏法数】
像即佛像,谓欲想彼佛,先当想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明见极乐国土,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复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一大莲华,在佛右边。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坐左右华上,皆放光明,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已,是名像观。(梵语阎浮,华言胜金,树名。其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曰阎浮檀金也。)
(术语)与像想观同。
【三藏法数】
像即佛像,谓欲想彼佛,先当想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明见极乐国土,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复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一大莲华,在佛右边。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坐左右华上,皆放光明,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已,是名像观。(梵语阎浮,华言胜金,树名。其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曰阎浮檀金也。)
渐次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三种止观之一。成最初之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之实相观也。天台在瓦官寺所说之次第禅门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三种止观之一,即先修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的实相观。
(术语)台家三种止观之一。成最初之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之实相观也。天台在瓦官寺所说之次第禅门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三种止观之一,即先修数息观,渐进而修至极的实相观。
渐次止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止观)附录。
(术语)(参见:止观)附录。
琉璃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又曰香王观音。乘一莲华,浮于水,手持香炉。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又曰香王观音。乘一莲华,浮于水,手持香炉。
福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业。观者观念真理。福属利他。观属自利。净土源流章玄叙曰:「福观双修。」
(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业。观者观念真理。福属利他。观属自利。净土源流章玄叙曰:「福观双修。」
慧观
【佛学大辞典】
(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辄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观)肇(僧肇)第一」之称。尝著法华宗要,什见之称快。晚止京师道场寺,敷扬法化。尝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时之相。是为吾国判教之嚆矢。刘宋元嘉年中寂。著有所辨宗论,顿悟渐悟义等。见出三藏记集,梁高僧传等。
(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辄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观)肇(僧肇)第一」之称。尝著法华宗要,什见之称快。晚止京师道场寺,敷扬法化。尝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时之相。是为吾国判教之嚆矢。刘宋元嘉年中寂。著有所辨宗论,顿悟渐悟义等。见出三藏记集,梁高僧传等。
莲卧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合掌于池中莲华之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合掌于池中莲华之观音。
莲华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于水轮圆形中观字。莲华为水生之花,故约于所生,谓水为莲华。见三种悉地仪轨。
(术语)言于水轮圆形中观字。莲华为水生之花,故约于所生,谓水为莲华。见三种悉地仪轨。
广大智慧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智之一。观中道实相理之智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智之一。观中道实相理之智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摩诃止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注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注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陈针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观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梁肃述。删定止观三卷,唐梁肃述。附智者大师传论。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唐道邃说,乾淑集。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从义述。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从义撰。摩诃止观义例科一卷,宋从义排。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宋法照撰。摩诃止观义显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释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止观坐禅法要记一卷,宋陈瓘撰。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受登说,灵耀补定。
(书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师说之,弟子章安记之,有十卷,开为二十卷,述观心之事。荆溪大师注释之曰止观辅行传弘决,有十卷,开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注如下:大乘止观法门四卷,陈慧思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隋智顗说,陈针传。附始终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观义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观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梁肃述。删定止观三卷,唐梁肃述。附智者大师传论。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唐道邃说,乾淑集。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从义述。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从义撰。摩诃止观义例科一卷,宋从义排。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宋法照撰。摩诃止观义显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释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五卷,宋了然述。止观坐禅法要记一卷,宋陈瓘撰。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受登说,灵耀补定。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天台宗六祖荆溪湛然撰。为注释三大部中之摩诃止观者。普通略称为止观辅行,辅行或弘决。
(书名)十卷,天台宗六祖荆溪湛然撰。为注释三大部中之摩诃止观者。普通略称为止观辅行,辅行或弘决。
实相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参见:二观)。密教以月轮观为金刚界之实相观,以五大观为胎藏界之实相观。秘藏记本曰:「净菩提心观,念诵分限了。即归实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毗罗吽欠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理观。(参见:二观)
【三藏法数】
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于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参见:二观)。密教以月轮观为金刚界之实相观,以五大观为胎藏界之实相观。秘藏记本曰:「净菩提心观,念诵分限了。即归实印观五字,是月轮观,又实相观,谓阿毗罗吽欠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理观。(参见:二观)
【三藏法数】
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于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澄观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三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复请使于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诏入都。使与罽宾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诏使作疏。师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天和年中寂,寿七十馀。初德宗诞节,讲经于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礼为教授和上。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历九朝,为七帝之门师。师去贤首百馀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馀卷,宰相裴休奉敕作碑。见宋高僧传五,佛祖统纪二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人名,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清凉法师,为华严宗之第四祖。
(人名)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三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复请使于崇福寺讲新疏。德宗下诏入都。使与罽宾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经。译成,诏使作疏。师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天和年中寂,寿七十馀。初德宗诞节,讲经于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法师,礼为教授和上。元和五年。宪宗问华严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历九朝,为七帝之门师。师去贤首百馀年,遥禀其旨,所著疏记四百馀卷,宰相裴休奉敕作碑。见宋高僧传五,佛祖统纪二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人名,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清凉法师,为华严宗之第四祖。
德王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绿叶之枝。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绿叶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