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9,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朱自英(隐芝 国师、观妙先生 )
张观(思正 父孝、文孝 )
欧阳观
宋可观
释昙颖(达观 昙颖 丘 )
夏侯观(大临 )
万可观
释令观
朱观
曹观
王观
赵瞻(大观 懿简 )
李观(梦符 玉溪叟 )
吴元观
王临(大观 )
朱自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七
朱自英(九七七——一○二九),字隐芝,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年十二为道士,后远游襄阳、青城,过濑乡,校雠上清宫古道经,又游河中府。景德元年嗣掌茅山道派,为茅山第二十三代宗师,时年二十九。奉旨住持汴京玉清昭应宫,赐号国师,复赐号观妙先生。天圣七年卒,世寿五十三。见《茅山志》卷一一,《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八,《玄品录》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50 【介绍】: 宋绛州绛县人,字思正。少谨愿好学。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进士第一。仁宗即位,累官给事中、权御史中丞。上言知人、严禁、尚质、节用四事及“导积水以广播种”等七条。宝元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康定中以西兵失利罢知相州。徙许州。皇祐元年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户部尚书。遇事从容详审,勤谨和缓。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然于吏事非所长。卒谥父孝。
全宋诗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今属山西)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通判解州。仁宗初,召直史馆为知制诰,出知杭州。后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宝元元年(一○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康定元年(一○四○)罢知相州,历知澶、郓等州府。又以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后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迁尚书左丞,卒,年六十六。赠吏部尚书,谥文孝。事见《隆平集》卷一○,《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二
张观(九八五——一○五○),字思正,绛州绛县(今山西绛县)人。擢服勤辞学科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坐事降监河中府税,复通判果州。仁宗即位,擢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判官,同修起居注,改右司谏、知制诰、判登闻鼓院,出知杭州。还判国子监、知审官院,累迁左司郎中,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复知审官院,拜同知枢密院事。罢知相州,徙澶州、郓州,历知应天府、孟州、河南府,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皇祐二年卒,年六十六,谥文孝。《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东都事略》卷五五。
欧阳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永州知州,咸平三年进士。景祐三年(1036)任黄州知州。
宋可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
宋可观,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宋准之从弟。历许州司法、司理参军。天圣初,为江南东路劝农使、江淮路提点刑狱。天圣四年,以金部郎中知越州,六年十一月替。见《宋史》卷四四○《宋准传》,嘉泰《会稽志》卷二,《咸平集》卷二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颖(九八九~一○六○),俗姓丘,字达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南岳十一世(《五灯会元》卷一二谓南岳下十世)谷隐聪禅师法嗣。年十三依龙兴寺。长游京师,与欧阳修为友。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主明州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仁宗嘉祐五年卒,年七十二。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七、《五灯会元》卷一二、《四明山志》卷二。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
昙颖(九八九——一○六○),字达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丘氏子。出家龙兴寺,与欧阳修、刁景纯等游,于书无所不读,所为词章多出尘语。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七。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七
禅师名昙颖。生钱塘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明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惘然弃去。至石门。谒聪禅师。理明安之语。曰师意如何。聪曰。大阳不道不是。但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与么。颖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聪曰。粪墼子。又问。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聪曰。牡丹丛下睡猫儿。颖愈疑骇。日扣之。竟无得益。自奋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终不出山。聪一日见普请。问曰。今日运薪乎。颖曰然运薪。聪曰。云门尝问。人般柴。柴般人。如何会。颖不能对。聪因植杖石坐。笑曰。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否者拙。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执。故自为断续。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颖于是默契其旨。良久曰。如石头曰。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谓非悟。聪曰。汝以此句为药语。为病语。颖曰。是药语。聪呵曰。汝乃以病为药。又可哉。颖曰。事如函得盖。理如箭直锋。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兹寔未谕。聪曰。借其妙至是。亦止明理事而已。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矧事理能尽乎。故世尊曰。理障碍正知见。事障能续生死。颖恍如梦觉。曰如何受用。聪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颖叹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皆是死门。终非活路。即日辞去。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日夕问道。一时公卿多就见。闻其议论。随机开悟。李公问曰。人死识归何所。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李公曰。生则端愿已知。曰。生从何来。李公拟议。颖揕其胸。曰。秖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对曰。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路。颖拓开曰。百年一梦。又问。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华。大尉就有中觅无。手𭢈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恶成境。大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进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恶都莫思量。又问。不思量后。心归何所。颖曰。且请太尉归宅。颖东游初。住舒州香炉峰。移住润州因圣。太平隐静。明雪窦。又移住金山龙游寺。嘉祐四年除夕。遣侍者持书。别扬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大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候吏报。扬州驰书。船将及岸。颖欣然遣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末。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曰吾化。当以贤监寺次补。下座。读景纯书毕。大众拥步。上方丈。颖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乃化。五年元日也。阅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三夏。颖英气压诸方。荐福怀禅师。诵十玄谈。至祖意。颖曰。当曰十圣未明此旨。特以声律不恊。故耳。三贤十圣序。不如是。怀曰。宗门无许事。颖熟视。以手画按。作十字曰。汝识此字乎。汝以谓甑箅耳。怀无能言颖。拂衣去。曰。我要与汝斗死。生吾不敌汝也。 赞曰。东坡曰。佛法浸远。真伪相半。寓言指法。大率相似。至于二乘禅定。外道神通。非我肉眼所能勘验。然临死生祸福之际。不容伪矣。吾视颖之谢世。无以异人适城市之易。然真大丈夫也哉。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释昙颖,字达观。姓丘氏,钱塘人。得法谷隐聪。颖性爽直,语言率真。取譬晓人,以近喻远。闻所开示,类皆世缘俗谛,或杂嵬琐谐谭。尝以事斥一僧去,每升堂辄追念旧恶,慢詈累日,有一僧心非之,竟诣丈室,面数颖过,颖颔之而不言,而僧因从此悟去,乃以信香嗣颖法。颖有文采,名人多与之游。主雪窦时,梅尧臣送之诗曰:“朝从雪窦请,暮卷雪衲轻。莫问居士病,自从他方行。吴霜点髭根,海鸟随众迎。安隐彼道场,万事都忘情。”“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间。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颖尝游上雪窦,亦有诗曰:“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无日不飞丹洞鹤,有时忽起隐潭龙。只应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政和五年,建亭于山麓,以憩行人。颖又有《四明十题》,梅尧臣和之,并见《山志》。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九七
夏侯观,字大临,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夏侯峤之子。天圣间中进士甲科,补泽州观察推官。明决有为,长于律令,迁试大理评事、安国军节度掌书记。宝元二年,以秘书丞为内园副使,官终安抚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五,《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二。
万可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登州知州。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令观。莆田黄氏子。十三出家广化寺。十八受具。通易孟子庄老诸书。已而拨去。听讲大乘经论。他日读楞严经。骇然大悟曰。世徒传当年圆觉之圭峰。何知不有今日楞严之我耶。未几。得寺之安养院。折筇坏户而居之。标尚质素。语终日不妄出身。非有迫致。或竟岁未尝倚闾。阅大藏经。更数返。虽老益力。又天性慈甚。哀病者而急阨穷。咒食放生。无不为者。赀不逮必解衣就质。无难色。事佛朝香夕灯者五十年。不驱蚊。不搔馁虱。不以匡众。为己任人。或戏之曰。惫乎。观公奚事尔为。师曰。吾非惫者。正恐坐此得惫耳。其密意警人类如此。忽一日示疾。语其徒曰。有六上人。当过我。亟具茗果。众疑师属疾语迷谬。既而人有赍像自远至者。物色之正六。则傅金罗汉也。是夜沐浴。黎明更衣。敷座。与众别。勉以无负佛祖。语已抵掌就寂。实元祐三年八月也。住寿九十一。僧腊七十三。居三日顶犹温。茶毗于寺之北冈。火行异香。收烬得舌根不坏。其徒塔之。夜有光炯然。自茶毗所。属塔中。如往还状。又三日。现金银色舍利。环五里馀。尺草寸木。悉发光曜。蹶石相土。无不得者。而不穷也。旁近居民。至取以售用。奇矣。盛哉。则师生平功行存养之实。可知矣。
朱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麟州知州。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环州知州。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镇戎军知军。庆历二年(1042)4月改任高阳关钤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观,仁宗天圣十年(一○三二)官永嘉主簿(《东瓯金石志》卷三《曹观飞霞洞题名石刻》)。皇祐中,知建昌军(《文恭集》卷二六《赐知建昌军曹观敕书》),移虔州(《盱江集》卷三七《送知军曹比部移虔州》)。官终权盐铁判官、虞部郎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七)。
王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南京人。博学有才辩。道宗重熙七年进士乙科。咸雍间,赐国姓耶律,累拜参知政事,兼知南院枢密事。坐矫制修私第,罢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90 【介绍】: 宋凤翔盩厔人,字大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永昌,皆有善政。英宗时,以侍御史出通判汾州。神宗熙宁三年为开封府判官,言青苗法不便。出为陕西、永兴军路转运使,知同、陕州。哲宗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卒谥懿简。有《春秋论》、《唐春秋》、《西山别录》、《史记牴牾论》等。
全宋诗
赵瞻(一○一九~一○九○),字大观,其先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后徙凤翔盩厔(今陕西周至)。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初为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县、夏县、永昌县、威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通判汾州。神宗即位,知商州,就除提点陕州刑狱。熙宁三年(一○七○),入为开封府判官,后知同州、沧州。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擢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同知院事。五年卒,年七十二。谥懿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范太史集》卷四一《赵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四一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五
赵瞻(一○一九——一○九○),字大观,凤翔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庆历六年进士,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州县,迁屯田、都官员外郎。治平初除侍御史,以濮议迕英宗,出为汾州通判。神宗立,徙知商州,提点陕西刑狱,入为开封府判官,复出为陕西路转运副使,知同州、陕州、沧州。哲宗即位,召为太常少卿,拜户部侍郎。元祐三年,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谥懿简。著《春秋论》三十卷、《史记牴牾论》五卷、《唐春秋》五十卷、《奏议》十卷、《文集》二十卷、《西山别录》一卷,皆不传。见范祖禹撰《赵公神道碑》(《范太史集》卷四一),《宋史》卷三四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人,字梦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以著作佐郎知清江县。历太学官,出判处州,请监南岳庙以归。淡于世味,终日醉吟玉溪之上,自号玉溪叟。
全宋诗
李观(一○二三~一○九五),字梦符,号玉溪叟,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方弱冠,知清江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神宗熙宁初为大官令,寻言役法不便,出通判处州(清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元丰四年(一○八一)知岳州(《宋会要辑稿》礼二○之六四)。哲宗元祐初由监江州太平兴国观除知虔州,不就,请监南岳庙以归。卒年七十三(乾隆《袁州府志》)。今录诗八首。
吴元观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元年(1064)任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成安人,字大观。王广渊弟。起进士,签书雄州判官。英宗治平中,为河北沿边安抚都监,上备御数十策。累官户部副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府,徙河中,卒。
全宋诗
王临(?~一○八七),字大观,大名成安(今属河北)人。广渊弟。第进士,签书雄州判官。英宗治平中,知顺安军,改河北沿边安抚都监,进安抚副使,历知泾、鄜、广信、安肃等州军。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自皇城使擢兵部郎中、直昭文馆。出知齐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历沧州、荆南。入为户部副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河中府。哲宗元祐二年提举崇福宫,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事见《宋史》卷三二九《王广渊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六一
王临(?——一○八七),字大观,大名成安(今河北成安)人,广渊弟。第进士,签书雄州判官。治平中,自屯田员外郎换崇仪使、知顺安军。熙宁元年为河北沿边安抚都监,上备禦数十策。进安抚副使,知泾、鄜州、广信安肃军。元丰初,还文阶,自皇城使擢为兵部郎中、直昭文馆。历知齐州、沧州、荆南,入为户部副使,出知广州、河中。元祐元年提举崇福官,次年七月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五、三○三、三一五、三三二、三七二、四○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二八、食货五二之一七,《东都事略》卷八五,《宋史》卷三二九《王广渊传》有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