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李见荃(字 备聪 )
雷恒(字 见吾 )
秦锡圭(字 镇谷 号 介侯、见斋 )
张震( 见生 名 张祖寿、张中天 )
其它辞典(续上)
蔡见先(字 振丰、启运 号 应时、运时 )李见荃(字 备聪 )
雷恒(字 见吾 )
秦锡圭(字 镇谷 号 介侯、见斋 )
张震( 见生 名 张祖寿、张中天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光绪十二年(1886)将「竹社」、「梅社」改组为「梅竹吟社」,并担任社长。光绪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迁居苗栗苑里。乙未割台之际,曾襄助表兄丘逢甲举兵抗日。明治三十年(1897),与鹿港文人洪弃生、许剑渔等共创「鹿苑吟社」。同年三月,应苗栗支厅长横堀氏之聘,担任事务嘱托,并授佩绅章。十月,又应苑里事务署长浅井氏之邀,编修《苑里志》,旋任苗栗办务署参事。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创立「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区长。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县知事樱井勉离去,改由蔡启运担任社长。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蔡氏生平好击钵吟,其子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收录其击钵吟作百馀首。所著《养馀轩诗钞》,今已佚。〖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诗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著」栏,蔡启运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10至711。〗 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竹梅吟稿》、郑鹏云编《师友风义录》、《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栎社第一集‧启运诗草》、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资料辑录编校。(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见荃(1856年—1934年),字备聪,河南省彰德府林县人,晚清、民国初年官员,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雷恒,字见吾,江西省新建县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94名,登甲辰恩科进士三甲46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馆,以办学务授检讨。
人物简介
维基
秦锡圭(1864年—1924年),字镇谷,号介侯,晚号见斋。江苏省上海县陈行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30岁时,秦锡圭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山西寿阳县知县。任内为杜绝该县民众溺毙女婴的现象,创设保婴局,给贫民生孩子提供补助,并撰写《保婴歌》广泛在城乡刊发。他还拿出原准备为父母作寿的钱来修寿阳县西部要罗山的道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西狩,他嘱咐清徭局的绅董多设分局以储备刍粮平价售出,并要各乡办团练。任寿阳县知县三年后,因教案而蒙冤被免职,戍凉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学政聘其襄校试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陕甘总督委托其赴上海购买学堂应用书籍,并考察铜圆行使、纸币制造情况。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陕甘总督委托其办理陕甘总督府文案及土药统捐局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兼任官银钱局坐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兼任赈务局坐办,经理西路提运仓粮事务。宣统元年(1909年),受委托到江鄂各省考察商务。宣统三年(1911年)经外务部核准,秦锡圭的冤案获得平反,官复原职。中华民国成立后,秦锡圭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当时他发誓“不入政界,不受党派津贴及其他非法取得的金钱”。此后,他在第一届国会前后三期常会以及广州非常国会时期都担任参议院议员。在第一届国会最终结束前半年,1924年秦锡圭逝世,享年61岁。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张震(1914年10月5日-2015年9月3日),男,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央军委原副主席 [1-2] 。2015年9月3日,张震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