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93
词典
1
分类词汇
292
共293,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可者
纪律
交修
小康
求言
请益
教条
四象
诗债
心平
进步
过望
求全
风潮
反身
《漢語大詞典》:
可者
指合乎要求的人。
《
礼记·内则
》
:“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
《
晏子春秋·杂下十三
》
:“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
:“余既从 江 、 吴 、 淮 、 楚 之士,相与往来,盖已多矣。然其可者,纔二三人。”
分類:
要求
人
《國語辭典》:
纪律(紀律)
拼音:
jì lǜ
纲纪规章。《左传。桓公二年》:「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原来太史慈所招军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谙纪律。」
分類:
纪律
纪纲
规矩
机关
军纪
法度
团体
规律
政党
等为
维护
集体
利益
保证
正常
要求
成员
必须
遵守
《漢語大詞典》:
交修
《书·说命下》
:“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孔 传:“交,非一之义。” 孔颖达 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后用为天子要求臣下匡助之词。 宋
王安石
《批答文武百寮曾公亮已下上尊号第一表不允》
:“朕以薄德,嗣膺基绪,继天理物,常惧弗任。方赖交修,以熙众治。”
《
明史·杨士奇传
》
:“兹创制‘杨贞一印’赐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誉。”
分類:
要求
臣下
匡助
帝王
《國語辭典》:
小康
拼音:
xiǎo kāng
1.国家社会渐告安定,人民生活安乐,但尚未达到天下太平的大同阶段,称为「小康」。语出《礼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形容略有资产而足以自给的家境。《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先生得这『银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
分類:
家庭
儒家
理想
国社
资财
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
安然
度日
人民
富裕
安乐
要求
目标
《漢語大詞典》:
求言
指君主要求臣民上书言事。
《
清史稿·高宗纪一
》
:“上忧旱,申命求言,并飭九卿大臣体国尽职。”
分類:
要求
臣民
上书
言事
帝王
《國語辭典》:
请益(請益)
拼音:
qǐng yì
1.请求给予更详细、明确的指导。《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2.请求再增添一些。《论语。雍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分類:
请益
要求
请求
老师
增加
一遍
指向
请教
《國語辭典》:
教条(教條)
拼音:
jiào tiáo
1.教令、法规。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
2.宗教上要求信徒服从遵守的条文。
3.只凭信仰,不加思考、求證,使人盲目接受的立论。
分類:
教条
宗教
官署
中要
要求
信徒
学塾
信从
遵守
颁布
信条
劝谕
法令
僵死
规章
凝固
抽象
定义
公式
《國語辭典》:
四象
拼音:
sì xiàng
1.金、木、水、火。《易经。系辞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孔颖达。正义:「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
2.春、夏、秋、冬。体现于卦象则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
3.易卦四象:实象、假象、义象、用象。
4.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分類:
六书
象形
天
象事
四时
治政
象意
体现
要求
象声
四个
四体
方向
少阳
星象
少阴
爻象
《漢語大詞典》:
诗债(詩債)
谓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负债。 唐
白居易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自注:“ 沈 前后惠诗十餘首,春来多醉,竟未詶答,今故云尔。” 明
徐渭
《女状元》
第四出:“因此上难下笔,险做了赖诗债。” 梁启超
《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别赋赠》
:“且乘健会酬诗债,颇惜多情误佛缘。”
分類:
他人
要求
求和
未及
酬答
如同
负债
《漢語大詞典》:
心平
(1).要求不高。 茅盾
《子夜》
十一:“最近她自己也是把交易所当作白天的家,时常用‘押宝’的精神买进一万,或者是卖出五千;--在这上头,她倒是很心平的。”
(2).心情平静。 谌容
《人到中年》
七:“﹝ 陆文婷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心平如镜,一往如常。”
分類:
心平
心情
要求
平静
《國語辭典》:
进步(進步)
拼音:
jìn bù
1.行走。《薛仁贵征辽事略》:「仁贵遥辞了父母坟,拜别庄院,方欲进步。」
2.向前或向上发展,比原来好。如:「他的成绩已有进步。」《朱子语类。卷四二。论语二四。颜渊篇下》:「为学须先寻得一个路径,然后可以进步,可以观书。不然,则书自书,人自人。」
分類:
进步
向前
适合
合时
前行
行步
要求
前发
社会发展
原来
促进
《國語辭典》:
过望(過望)
拼音:
guò wàng
超出原本预期的很多。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够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
分類:
超过
奢望
自己
原来
要求
希望
《國語辭典》:
求全
拼音:
qiú quán
1.企求保全生命、名位、事业等。《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2.要求完美无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你可不准嫌他父母乡愚,嫌他鄙陋,稍存求全之见。」
3.顾全大局。如:「委曲求全」。南朝齐。
虞玩之
上表告退
:「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分類:
求全
要求
企求
保全
完美无缺
名位
性命
事业
《國語辭典》:
求全之毁(求全之毀)
拼音:
qiú quán zhī huǐ
语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谓有意求好,却招来毁谤。《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分類:
欲求
求全责备
完美
招致
诋毁
《國語辭典》:
风潮(風潮)
拼音:
fēng cháo
1.风向与潮汐。
2.比喻一时轰动喧腾的事情。如:「闹风潮」。
分類:
风潮
潮流
风向
狂风
飓风
变动
迫使
当局
接受
趋势
要求
采取
集体
体行
行动
《漢語大詞典》:
反身
(1).反过来要求自己;自我检束。
《易·蹇》
:“君子以反身修德。” 明
李贽
《复丘若泰书》
:“何有於病?且要反身默识。”
(2).回转身来。 管桦
《第一课》
:“她先跑了过去,我弯下腰,几个箭步也窜了过去,差不多是冲进院里。她反身扣了排子门。”
分類:
回转
反过
转身
要求
自己
自我
检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