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十一〈魏书·管宁传〉~354~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悯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徵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自黄初至于青龙,徵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乎,审老疾顿邪?」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宁常著皂帽、布襦裤、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馔馈,跪拜成礼。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窥于园圃。』臣揆宁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悯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徵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自黄初至于青龙,徵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乎,审老疾顿邪?」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宁常著皂帽、布襦裤、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馔馈,跪拜成礼。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窥于园圃。』臣揆宁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
简释
辽东帽:指清高,有操守;或喻隐居不仕。宋文天祥《正气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典故
相关人物
歌来暮
歌襦裤
歌裤襦
歌叔度
一襦五裤
民五裤
民有裤襦
裤襦恩
襦温裤暖
叔度歌
颂襦裤
五裤得歌
楚瑶襦裤
民谣岂敢裤
襦裤歌咏
五裤换破衣
五裤瑶
相关人物
廉范
《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典故
相关人物
襦裤恩
相关人物
萧统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裤,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裤,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例句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國語辭典》:罗襦(羅襦) 拼音:luó rú
《漢語大詞典》:裤襦
(1).《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今年蚕市数州禁,中有遗民怀袴襦。”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襦留 叔度 ,空传尸祝到 庚桑 。”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骈字类编》:绣襦(绣襦)
唐 李商隐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漢語大詞典》:布襦
布制的短衣。《北史·萧宝夤传》:“﹝ 宝夤 ﹞脱本衣服,著乌布襦,腰繫千许钱,潜赴 江 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勛 解甲服布襦而遁,收散卒才及三千人。” 胡三省 注:“襦,短衣也。”
分類:短衣
《漢語大詞典》:绮襦(綺襦)
见“ 綺襦紈絝 ”。
《骈字类编》:红襦(红襦)
宋 徐积 送李端叔 东南美者有吴姬,红襦绣袂无所施。把酒一卮轻皓腕,得诗一句胜蛾眉。
《骈字类编》:一襦
《骈字类编》:锦襦(锦襦)
唐 张祜 琴曲歌辞 雉朝飞操 朱冠锦襦聊日整,漠漠雾中如衣褧。
《漢語大詞典》:五裤歌
《漢語大詞典》:五裤咏(五袴詠)
指五袴谣。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深闻五袴咏,略减贰车愁。”
《漢語大詞典》:五裤谣(五袴謡)
《漢語大詞典》:五绔(五絝)
亦作“ 五裤 ”。 《后汉书·廉范传》:“﹝ 范 ﹞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以“五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赵衡州》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詔凤凰啣。”《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清 钱谦益 《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尔之字人可以庶,尔之祥刑可以教……〈无衣〉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
《漢語大詞典》:五裤讴(五袴謳)
指五袴谣。 唐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诗:“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謳。”
《漢語大詞典》:来何暮(來何暮)
本为 东汉 蜀郡 百姓对太守 廉范 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使邹君》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详“ 来暮 ”。
《漢語大詞典》:廉公裤
见“ 廉袴 ”。
《漢語大詞典》:廉裤
据《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 汉 滎 出牧, 晋 议州兵, 廉 袴歌送, 刘 钱 赠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赵翼 《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民犹争诵 廉公 袴,我敢相矜 范叔 袍。”参见“ 五絝 ”。
《漢語大詞典》:裤襦歌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 宋 杨万里 《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嘆,不必袴襦歌。” 宋 王禹偁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诗之一:“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参见“ 袴襦 ”。
《漢語大詞典》:裤襦
(1).《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今年蚕市数州禁,中有遗民怀袴襦。”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襦留 叔度 ,空传尸祝到 庚桑 。”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