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并州人,字景元。刘美子。少出入禁中,侍仁宗左右。年十七为滁州防御使。赵元昊反,从广自言待罪行间,不能捍患疆场,坐耗县官,愿上所给公使钱,为帝嘉纳。久之拜宣州观察使、同勾当三班院,补外历知洛、邢、襄州,迁真定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卒谥良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公谨。李端懿弟。以外戚七岁授如京副使。历知襄、郢二州,本路转运使献羡财数十万被赏,端愿上言其常赋三折,民不堪苦,遂夺赏。英宗初,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进对劝帝亲揽权纲,以系人心,不宜退托而失天下望。神宗时以太子少保致仕。哲宗立,进太子太保。
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李端愿(?——一○九一),字公谨,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遵勖子。以母穆献公主恩,七岁授如京副使。累进邢州观察使、镇东军留后,知襄、郢、庐州。英宗初,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拜武康军节度、知相州。请归,除醴泉观使。神宗时,以太子少保致仕。哲宗立,进太子太保。元祐六年卒。《宋史》卷四六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满中行,字思复,金乡(今属山东)人。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以国子监直讲、著作佐郎擢馆阁校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年,权监察御史里行(同上书卷三○二)。五年,知无为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三七)。七年,知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明州(同上书卷三七六)。有《昌邑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清乾隆《金乡县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一八三○
满中行,字思复,昌邑(今山东昌邑)人。治平中举进士,元丰二年,以国子监直讲、著作佐郎为馆阁校勘,次年迁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又明年,直集贤院,兼侍御史知杂事。元丰五年,出知无为军,寻知相州。元丰八年,以司封郎中为起居郎。元祐元年四月,迁直龙图阁、知明州。著有《昌邑集》二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一四、三七六及《渑水燕谈录序》、《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举进士。神宗熙宁中为梓州路提举常平。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郑州,徙利州路转运判官,改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六、三九一、四○四)。五年,为殿中侍御史。六年,出为两浙路转运副使。七年,入为户部郎中(同上书卷四四八、四六○、四七四)。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权尚书刑部侍郎为覆按山陵使(《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三)。后除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未几致仕。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元祐党籍。有《吉凶影响录》十卷,一作八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元祐党人传》卷三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四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中江(今四川中江)人。举进士,熙宁中累官梓州提举常平。元祐元年,除利州路运判。二年,知郑州,改和州路提刑。四年,入为考功郎中。五年九月,迁殿中侍御史,历金、吏、户三部郎中,出知郓州。元符三年,改判南京国子监,加直龙图阁。建中靖国元年,权尚书刑部侍郎。终宝文阁待制致仕。崇宁中列入元祐党籍。著有《吉凶影响录》八卷(存)。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八、四七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一、礼三三之二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郡斋读书志》卷三下,《万姓统谱》卷六五,《蜀中广记》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61—约1115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国佐,原名公辅。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善治狱。召为宗正寺主簿,请徽宗纳谏。徽宗大观二年拜御史中丞,连上章劾蔡京,建议省冗官。进兵部尚书兼侍读,谏花石纲,请与民休息。出知扬、襄州。蔡京再相,罗织其罪,责为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逾年,遇赦归。
全宋诗
石公弼,初名公辅,字国佐,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明万历《新昌志》卷一○)。徽宗大观中累官御史中丞,劾蔡京,京罢,除兵部尚书兼侍读。出知扬州,移襄州。京再辅政,罗致其罪,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责授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未几,以皇太子赦提举崇道观,卒,年五十五。《东都事略》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三七
石公弼,初名公辅,字国佐,越州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元祐六年登进士第,调卫州司法参军。知广德县,召为宗正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改左司谏,迁侍御史。大观二年拜御史中丞,劾蔡京罪恶,章数十上,遂罢京。进兵部尚书兼侍读。四年,出知扬州,徙襄州。蔡京再相,责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后遇赦归,卒年五十五。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东都事略》卷一○五,《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国佐。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初名公辅,累迁述古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4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公巽。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拜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增辟园池,黜守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高宗建炎改元,上疏乞请减上供数额。绍兴二年,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好古博雅,工画及篆籀,有《忠惠集》。门人私谥忠惠。
全宋诗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丹阳(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为侍亲不仕。亲丧服阕,除议礼局编修官。徽宗召对,除秘书郎。大观元年(一一○七),除著作佐郎。二年,迁起居郎。政和三年(一一一三),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出知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这`高宗绍兴初,除翰林学士承旨,寻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谥忠惠。著有《忠惠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忠惠集》附录《孙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铭》,《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七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二○五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除中书舍人。出知襄州,移知济州,复知唐州,以谢章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出守宣州,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徙密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忤秦桧,罢去。绍兴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卒于平江府常熟县寓所,享年六十有六。所著有《忠惠集》三十卷、《东汉通史》五十卷、《圃学》五卷、《人物志》五卷、《广闻》三卷。事见《翟氏公巽埋铭》(《忠惠集》附录),《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荆州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猗氏人,字章甫。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长安知县。以廉平考得上第,入为御史。乃闭户谢客,有所奏议,不谋于众。曾奏请止贡金花,劾太监诸奸贪不法状。朝廷为之肃然。出为宁夏临巩副使,御“套寇”有功。补皋兰镇,整伤边备,洞悉军务。迁庄浪镇监军。累拜刑部侍郎。以疾卒。溢贞襄。
维基
荆州俊(1564年—?年),字章甫,号吁吾,山西平阳府蒲州猗氏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第三名举人,二十岁登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任长安知县,十六年三月因廉平晋升江西道御史,十九年二月升任山东左参议,十二月被调职,谢病而归。不久,边陲告急,起用辽左监兵道,改陕西宁夏临巩副使,抵御作战,并屡立战功。二十年十一月俊以原官管理河东兵粮道。二十六年八月起复补原职,二十七年七月调四川副使,三十一年三月升湖广按察使,升任陕西右布政,三十三年十二月以阅视加恩升左布政使,食正二品俸,丁忧归。三十八年闰三月复除原官兼副使,庄浪监军,仍支正二品禄,未上任。四十一年(1613年)起升甘肃巡抚、右佥都御史,四十三年二月拜刑部右侍郎,四十四年十一月允在籍养病,不久病卒,谥贞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