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6
词典
5
分类词汇
41
共4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分类词汇
(续上)
私法
五例
陟罚臧否
臧贬
訾美
一字褒贬
臧否人物
北方佛教
中立词
说好说歹
说好嫌歹
《國語辭典》:
私法
拼音:
sī fǎ
1.私人所定的法则。《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尚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贬!』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
2.规定私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相对于公法而言。如民法、商法等。
分類:
私法
私家
保护
家所
私人
利益
法规
法律
民法
何得
得一
褒贬
《漢語大詞典》:
五例
指
《
春秋
》
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徵圣
》
:“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分類:
行文
上隐
隐寓
褒贬
体例
《國語辭典》:
陟罚臧否(陟罰臧否)
拼音:
zhì fá zāng pǐ
奖励好人,惩罚坏人。《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分類:
赏罚
褒贬
《漢語大詞典》:
臧贬(臧貶)
褒贬,品评高下。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品藻
》
:“ 谢遏 诸人共道‘竹林’优劣。 谢公 云:‘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明
顾起纶
《
国雅品·士品三
》
:“后余过 沅州 , 慈谿 冯公 觴余督府,怜及 杨 之才器固博识,特好臧贬先辈,輒攻人沿袭之短,气象遂砭削矣。” 明
李贽
《读史·思旧赋》
:“‘竹林七贤’,此( 向秀 )为最无骨头者,莫曰先辈初无臧贬‘七贤’者也。”
分類:
褒贬
品评
高下
《漢語大詞典》:
訾美
犹言褒贬毁誉。
《
新唐书·李延寿传
》
:“其史於本国详,佗国略,往往訾美失传。”
分類:
褒贬
毁誉
《國語辭典》:
一字褒贬(一字褒貶)
拼音:
yī zì bāo biǎn
语本晋。
杜预
〈
春秋左氏传序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后用以比喻为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非常严谨。唐。
柳宗元
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及阁下遭谗妒在外十馀年,又不得效薄伎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分類:
笔法
法严
严谨
一字
褒贬
《国语辞典》:
臧否人物
拼音:
zāng pǐ rén wù
褒贬品评人物的好坏。《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南史。卷一九。谢晦传》:「灵运父瑍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卒,而灵运好臧否人物。」
分类:
褒贬
品评
人物
好坏
《国语辞典》:
北方佛教
拼音:
běi fāng fó jiào
近代佛教学者为避免大、小乘含有褒贬义的用语,将佛教从接受的师承传统与流传区域分南北两系统。传播在今北印度、西藏、中国大陆(傣族佛教除外)、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总称。实指大乘佛教。也称为「北传佛教」。
分类:
佛教
教学
学者
避免
小乘
含有
褒贬
贬义
近现代
《国语辞典》:
中立词(中立词)
拼音:
zhōng lì cí
不表达特殊风格、不含褒贬意味的语词。如「死亡」一词,与含尊敬的「崩殂」或轻视的「翘辫子」二词相比,其语义显然中立。
分类:
不表
表达
特殊
风格
褒贬
意味
语词
《國語辭典》:
说好说歹(說好說歹)
拼音:
shuō hǎo shuō dǎi
为劝他人,好话、坏话都说尽。如:「我说好说歹的劝你,你就别再找他的麻烦了!」
分類:
褒贬
百般
评论
劝说
好坏
请求
《漢語大詞典》:
说好嫌歹(説好嫌歹)
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雪岩外传》
第十一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説好嫌歹的吵闹。”
分類:
这个
那个
批评
褒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