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裴叔卿
裴政(字 德表 夷陵侯 )
裴怀节( 定 )
裴熙载
裴玄智
裴略
裴宣机
裴行俭(字 守约 献 闻喜县公 )
裴琰之
裴撝(字 思敬 )
裴炎(字 子隆 忠 永清县男、河东县侯 )
裴居道( 翼国公 )
裴守真(字 方忠 )
裴行本
其它辞典(续上)
裴仁基(字 德本 )裴叔卿
裴政(字 德表 夷陵侯 )
裴怀节( 定 )
裴熙载
裴玄智
裴略
裴宣机
裴行俭(字 守约 献 闻喜县公 )
裴琰之
裴撝(字 思敬 )
裴炎(字 子隆 忠 永清县男、河东县侯 )
裴居道( 翼国公 )
裴守真(字 方忠 )
裴行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人,字德本。骁勇擅弓马。文帝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冲锋陷阵,功多,拜仪同。尝谏汉王杨谅莫为乱,被囚。及谅败,超拜护军,授武贲郎将。后累以军功进位光禄大夫。炀帝幸江都,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关拒李密。旋以其众归密。密败,为王世充所得,世充礼之而惧其父子威名,颇加猜防。仁基亦不自安,谋叛,为世充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闻喜人。裴延俊族孙。博学有孝行,时人号裴曾子。入隋仕贝丘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东闻喜人,字德表。博闻强记,达于为政。初仕南朝梁,封夷陵侯。后归北周为刑部下大夫。与苏威等参定律令,用法宽平。入隋,转左庶子,好当面责人短而退无后言。太子疏之。出为襄州总管,民得苏息,称为神明。卒于官,年八十九。全隋文·卷十二
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梁豫州刺史邃孙。初为邵陵王府法曹参军,转起部郎、枝江令。湘东王召为宣惠府记室,除通直散骑侍郎。侯景之乱,加壮武将军,封夷陵侯。徵授给事黄门侍郎,加平越中郎将、镇南府长史。入周,为员外散骑侍郎,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隋受禅,转率更令,加上仪同三司。进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出为襄州总管。卒年八十九。有《承圣降录》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45 【介绍】: 唐河东人。太宗贞观中,历给事中、工部侍郎、荆扬二大都督府长史。十七年,迁洛州刺史。卒谥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裴镜民子。太宗贞观间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裴矩子。太宗贞观中,官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中护。十七年,太子承乾废,宣机亦坐免为庶人。砥砺节操,有令名于天下,后复叙用。高宗朝,屡官至礼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约。绛州闻喜人。幼以荫补宏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仪凤中。以才备文武。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行军大总管。讨伏念。以功封闻喜县公。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谥曰献。中宗立。再赠扬州大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高宗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刺史轻之。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琰之省决一日毕,由是知名,号“霹雳手”。后为永年令,有惠政。官终仓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6—712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字思敬。以宿卫高第,解褐舒州司户,累佐州府,历武泰令、潞州司马、冀州长史,入为虞部郎中。官至宁州刺史。致仕退归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子隆。举明经第。通《春秋》。累擢黄门侍郎。高宗调露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宗立,为中书令。帝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炎固执不从,帝怒。炎因与武则天谋废帝为庐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则天已持政,稍自肆,炎又因事固争。及徐敬业兵兴,炎请归政,则天大怒,系狱坐死。后追谥忠。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第明经。累迁黄门侍郎。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侍中中书令。封永清县男。进爵河东县侯。徐敬业兴兵。后议讨之。炎请太后归政。后捕炎送狱。斩于都亭驿。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裴熙载子。高宗咸亨四年,为左金吾将军,女为太子李弘妃。武周垂拱元年,自秋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又为内史。三年,为纳言。封翼国公。载初元年,兼太子少傅。旋为酷吏所陷,下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稷山人,字方忠。登进士第。高宗永淳中,授太常博士,时谓其称职。武周天授时,为司府丞,推核诏狱,多裁恕,全免数十姓。出为汴州司马,历迁成、宁等州刺史,政不务威严,吏民怀之。有《裴氏家牒》、《神岳封禅仪注》。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方忠,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初举进士。高宗上元三年(676)应八科举,累转乾封尉。永淳初(682),授太常博士。善礼仪之学,当时以为称职。武后天授中为司府丞,推究诏狱,以仁恕不合武后旨,出为汴州司录。迁成州刺史,转宁州刺史。长安中卒,赠户部尚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守真。绛州稷山人。举进士。应八科举。永淳初授太常博士。天授中为司府丞。武后令推诏狱。以仁恕不合旨。出为汴州司录。(新书作司马)累转成州刺史。徙宁州。长安中卒。赠户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人。武周天授中,累官至冬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寿元年,为酷吏来俊臣等所陷,谓潜行悖逆,罪当死。武则天免其死。俊臣仍执其罪,赖徐有功驳奏,乃免死流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