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舜衣裳
相关人物
舜
《太平御览》卷八十
《谯子法训》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沟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谯子法训》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沟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高士传》卷上《善卷》
善卷者,古之贤人也……舜又以天下让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天下之乱从此始矣。
善卷者,古之贤人也……舜又以天下让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天下之乱从此始矣。
典故
替人缝嫁衣裳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贫女〉
篷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誇偏巧【敢将十指誇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篷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誇偏巧【敢将十指誇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典故
相关人物
舞破霓裳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杨贵妃)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案: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案: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52~
于兹虖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于兹虖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昭明文选》卷八〈赋丁·畋猎中·羽猎赋〉~397~
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脩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昭光振耀,蚃曶如神。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长,移珍来享,抗手称臣。前入围口,后陈卢山。群公常伯阳朱墨翟之徒,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兹!古之觐东岳,禅梁基,舍此世也,其谁与哉?」
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脩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昭光振耀,蚃曶如神。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长,移珍来享,抗手称臣。前入围口,后陈卢山。群公常伯阳朱墨翟之徒,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兹!古之觐东岳,禅梁基,舍此世也,其谁与哉?」
典故
越裳雉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传》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例句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典故
云卧衣裳冷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游龙门奉先寺〉【案: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天阔象纬逼】【天阅象纬逼】【天窥象纬逼】【天开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天阔象纬逼】【天阅象纬逼】【天窥象纬逼】【天开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國語辭典》:衣裳 拼音:yī shang
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红楼梦》第三五回:「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國語辭典》:中国(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漢語大詞典》: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刘子澄 ﹞守 衡阳 日,以冠裳涖事,宪使 赵民则 尝紫衫来见。 子澄 不脱冠裳肃之, 民则 请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 民则 皇恐,退具冠裳以见。”
(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
(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
(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伟罢官改秩作诗送之》:“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5).指文明、礼仪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智士趋时,必在取乱侮亡之会,况削尔父母毛髮,毁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诗之一:“卧榻事殊 南越 远,可容鳞介溷冠裳。”
(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
(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
(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伟罢官改秩作诗送之》:“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5).指文明、礼仪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智士趋时,必在取乱侮亡之会,况削尔父母毛髮,毁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诗之一:“卧榻事殊 南越 远,可容鳞介溷冠裳。”
《漢語大詞典》:罗裳(羅裳)
犹罗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十》:“春风復多情,吹我罗裳开。”《宋书·乐志四》:“舞饰丽华乐容工,罗裳皎日袂随风。”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