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列宁装(列寧裝)
见“ 列寧服 ”。
《漢語大詞典》:列宁服(列寧服)
亦称“ 列寧装 ”。 建国前根据地、解放区干部经常穿着的一种服装,建国初期亦颇流行。 刘道生 《森林中的红军大学》:“我们红大的学员走在最前面,一律徒手,穿着硬梆梆的新咔叽布列宁服。”《花城》1981年第6期:“她今天穿一件紧身双排钮列宁装外套。”
《漢語大詞典》:取装(取裝)
赶紧收拾行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 牛 乃率子纪理肆务;居之三月,乃以诸籍委子,取装西归。”一本作“ 趋 ”。
《高级汉语词典》:拚装  拼音:pīn zhuāng
拼接组装
《漢語大詞典》:借装(借裝)
假扮,装扮。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在京师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 山东 、 河北 村人,以资笑。”
分類:假扮装扮
《漢語大詞典》:针织服装
用针织面料制成的服装。泛指针织内衣、外衣、手套、袜子。以手工或针织机编织成衣片后缝制或编织成坯布经裁剪后缝制而成。与机织服装相比,质地松软,悬垂性、抗皱性、透气性良好,延伸性和弹性较好,故穿着适体、舒适。
《漢語大詞典》:装璜(裝璜)
见“ 装潢 ”。
《國語辭典》:装潢(裝潢)  拼音:zhuāng huáng
1.古代以黄檗汁染的潢纸装裱书画,故称装修书画为「装潢」。也作「装背」。清。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某廉访赏钱伯声画》:「某年钱以消夏无事,托戴名,作册页十二幅,装潢之,交陈仙海司马转鬻,索二十四金。」《孽海花》第一四回:「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一字不识。」
2.布置、装饰。如:「我最近请了工人来装潢新家。」《红楼梦》第三九回:「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
3.室内的设计或摆设。如:「这家餐厅的装潢很有格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除了各处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了三十八处,却又处处的装潢不同。」
《漢語大詞典》:装幌(裝幌)
见“ 装幌子 ”。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漢語大詞典》:装辑(裝輯)
亦作“ 装缉 ”。 辑集装订成册。 宋 陆游 《跋〈东坡书髓〉》:“ 成都 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都下,脱败甚,乃再装缉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每获一书,即日勘校装辑。”
分類:辑集装订
《韵府拾遗 霁韵》:装祭(装祭)
西湖志馀:贾似道母享富贵四十年,咸淳十年以寿终。似道归越治葬,太后已下及朝士贵戚设祭馔以相高为竞,有累至数丈者,装祭之次,至攧死数人。
《國語辭典》:装甲车(裝甲車)  拼音:zhuāng jiǎ chē
具防弹钢铁外壳,内部装有射击武器的战车。其型式可分为轮型、半履带、全履带三种。以装甲结构分为全装甲(即周围及顶部与底部都装甲者),与半装甲(顶部及引擎室底部未装甲者)。旧称为「铁甲车」。
《國語辭典》:装假(裝假)  拼音:zhuāng jiǎ
故意装出违反实情的态度或模样。如:「别再装假了,大家都知道你想跟著一起去。」
《分类字锦》:装卷停灯(装卷停灯)
王禹偁赠朱严诗:妻装秋卷停灯坐。自注:严妻能书,常写文卷。
分类:闺秀
《韵府拾遗 贿韵》:装铠(装铠)
元经传:桓石虔与苻坚将阎震战,俘万人,获马千匹,装铠三百。
《漢語大詞典》:装壳子(裝殻子)
方言。说大话,夸口。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八:“我们 四川 人说夸大嘴叫作‘装壳子’,上海话之‘吹牛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