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0,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校具
珠顶
云萼
云肩
杂帛
真珠船
战篦
画刹
彩车
八椒图
贲戋
鼻针
璧房
宝雕弓
雕辂
《漢語大詞典》:校具
装饰的物品。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语 采音 ,其道汝偷车校具,汝何不进里駡之?”宋史·仪卫志六:“御马鞍勒之制,有金、玉、水昌、金涂四等闹装……碾鈒鏤尘沙面、平面、洼面、方团、寸节卷荷校具。”
分類:装饰物品
《漢語大詞典》:珠顶(珠頂)
用东珠装饰的帽顶,上衔红宝石。 清 代正一品官可戴珠顶冠。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 顺治 四年,諭 范文程 、 刚林 、 祁充格 曰:‘文职衙门,不可无领袖,今尔衙门较前改大,尔三人可用珠顶、玉带。’”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二章五:“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参阅清史稿·舆服志二
《漢語大詞典》:云萼
1.船幔上所画的花卉和云纹装饰。亦借指华美的船只。
2.洁白的花朵。
《國語辭典》:云肩(雲肩)  拼音:yún jiān
古代妇女披于肩上作为装饰的披肩。因多做成如意云朵式,故称为「云肩」。《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
《漢語大詞典》:杂帛(雜帛)
(1).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赐告治病,牛酒杂帛。”汉书·孔光传:“ 光 年七十, 元始 五年薨。 莽 白太后,使九卿策赠以太师 博山侯 印綬,赐乘舆秘器,金钱杂帛。”
(2).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 孙诒让 正义:“杂帛者,縿斿异色,犹《士冠礼》之杂裳,皆取不专属一色之义。”
《漢語大詞典》:真珠船
用真珠装饰的船。比喻极珍贵的事物。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经说:“ 王微之 云:‘观书每得一义,如得一真珠船。’” 清 张遂辰 《〈书影〉跋》:“今 櫟园先生 因树屋书影出,采风论世,辨诬正伪,皆足羽翼经史,精确切用,渊雅可传;洵百家之真珠船,一代之名山业也。”
《漢語大詞典》:战篦(戰篦)
装饰在妇女头上微微抖动的篦子。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迴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双脸,小凤战篦金颭艷。”
《漢語大詞典》:画刹(畫刹)
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唐 孙逖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诗:“晚从灵境出,林壑曙云飞。稍觉清溪尽,回瞻画刹微。”
《漢語大詞典》:彩车
用彩绸、彩纸或彩灯等装饰的车辆。例如:游行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辆巨型彩车。
《漢語大詞典》:八椒图(八椒圖)
封建时代官署和显贵府第大门上的螺形装饰物。俗名“鼓丁”。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椒图,其形似螺螄,性好闭口,故立门上。今呼‘鼓丁’,非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椒图》:“又按尸子云:法螺蚌而闭户。后汉书·礼仪志: 殷 以水德王,故以螺著门上。则椒图之形似螺,信矣。”后世螺形演变为鼓状铜丁,即所谓“金沤浮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门迎着駟马车,户列着八椒图。”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你封为三品官,列着八椒图。”
《漢語大詞典》:贲戋(賁戔)
语本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孔颖达 疏:“戔戔,众多也。”后用“賁戔”形容彩帛等装饰盛多。 宋 洪适 《昏书》:“接鸡豚之社,昔者知名;诵魴鲤之诗,难乎择对。吉既符于泰筮,礼必讲于賁戔。”
《漢語大詞典》:鼻针(鼻針)
(1).即别针。一种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物。 徐珂 《清稗类钞·诙谐·娣肉二字之别解》:“上句言吾妹当胸之鼻针,有白色假金刚钻三粒。”
(2).针刺疗法的一种,在鼻部周围取穴,用毫针斜刺,以治疗某种疾病。
《漢語大詞典》:璧房
以璧玉装饰的房屋。泛指华美的房屋。 唐 王勃 《临高台》诗:“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瓏。”
《漢語大詞典》:宝雕弓(寶雕弓)
用珍宝装饰的雕弓。《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操 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
《漢語大詞典》:雕辂(雕輅)
(1).雕镂彩绘的车子,装饰华贵的车子。 晋 陆云 《羊肠转赋》:“陪俊臣於雕輅,列名僚於后乘。”
(2).皇后归宁所乘车名。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一曰重翟,以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五曰雕輅,以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