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0,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木砖
浮饰
凤额
雕柱
顶珠
画饰
金檠
宛珠
庶旄
饰棺
葆车
璧殿
蟠夔
严两
镶金
《国语辞典》:木砖(木砖)  拼音:mù zhuān
与粉刷面相平的木块。用以装钉线脚或其他类似之装饰材料者,如挂镜线等后面预留之木块。
《漢語大詞典》:浮饰(浮飾)
(1).虚夸文饰。 晋 刘毅 《上疏请罢中正除九品》:“故状无实事,谐文浮饰,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清史稿·食货志一:“ 世宗 末年,以数多不实,严戒审覈。其有浮饰,论如律。”
(2).奢侈豪华的装饰。南齐书·皇后传论:“ 东昏 丧道,侈风大扇,销糜海内,以赡浮饰。”
《漢語大詞典》:凤额(鳳額)
器物端部饰有凤形的装饰物。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凤额绣帘高捲,兽鐶朱户频摇。”
《漢語大詞典》:雕柱
饰有浮雕、彩绘的柱子;装饰华美的柱子。吕氏春秋·过理:“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 高诱 注:“雕画高柱,施桔槔於其端,举诸侯而上下之,故曰不适。”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玉阶紫闈,雕柱锦墙。” 元 杨维桢 《三阁图诗》:“沉檀雕柱闕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國語辭典》:顶珠(頂珠)  拼音:dǐng zhū
清朝官员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其颜色与质地可用以区别官吏品秩。也作「顶子」、「顶儿」。
《國語辭典》:顶子(頂子)  拼音:dǐng zi
1.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物。
2.清朝官员的品秩以顶珠的颜色与质地为别。也作「顶珠」。
3.房顶。
《漢語大詞典》:画饰(畫飾)
彩画装饰。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七品已上油幰,施襈,两箱画云气,垂四旒苏。八品已下,达於庶人,鳖甲车,无幰襈旒苏画饰。”
《漢語大詞典》:金檠
装饰华美的灯架。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铜华金檠,错质鏤形。” 唐 张仲素 《秋思赠远》诗:“博山沉燎絶餘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分類:装饰华美
《漢語大詞典》:宛珠
宛 地产的宝珠。《史记·李斯列传》:“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 司马贞 索隐:“或云 宛 珠, 随 珠也, 随 在 汉水 之南, 宛 亦近 汉 ,故云 宛 。”一说,回旋缠绕作为装饰的宝珠。 司马贞 索隐:“宛谓以珠宛转而装其簪。”
《漢語大詞典》:庶旄
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庶,众也。庶旄翠旌,谓析五采羽,注翠旄之首而为旌耳。”
《漢語大詞典》:饰棺(飾棺)
古人按等级以不同织物装饰覆盖棺柩。左传·文公十五年:“ 齐 人或为 孟氏 谋,曰:‘ 鲁 ,尔亲也。饰棺寘诸 堂阜 , 鲁 必取之。’” 杜预 注:“饰棺不殯,示无所归。” 杨伯峻 注:“古人于死人之棺木及其载柩之车,依天子、诸侯、大夫、士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装饰,谓之饰棺。”礼记·丧大记:“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皆戴圭,鱼跃拂池。”
《漢語大詞典》:葆车(葆車)
用五采鸟羽装饰车盖的车。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益州 传送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 李贤 注:“葆车谓上建羽葆也。合聚五采羽名为葆。”
《漢語大詞典》:璧殿
用璧玉装饰的豪华宫殿。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璧殿规宸象,金堤法斗枢。”参见“ 玉殿 ”、“ 璧宫 ”。
《漢語大詞典》:蟠夔
指盘曲的夔龙形装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一:“蟠夔小印鏤珊瑚,小字高华出汉书。” 刘逸生 注:“有着蟠夔纽的印章。”
《漢語大詞典》:严两(嚴兩)
装饰华丽的车辆。两,“ 辆 ”的古字。 明 杨慎 《送江景熙》诗:“西陆戒严两,东溟理仙艫。”
《漢語大詞典》:镶金(鑲金)
指金子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以为装饰。红楼梦第四十回:“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 刘姥姥 。” 徐迟 《财神和观音》:“﹝ 格莱泰 ﹞又摸出了一支乌木镶金的烟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