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卷二十~5~
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悯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悯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训世评话》上~56~
杨宝性慈爱,年九岁至华阴山北,见一黄崔,为鸱枭所博;堕地下,为蝼蚁所困。即怀之,安置梁上,又被蛇虫所齧。乃移置箱中,采黄花饲之。毛羽既成。朝去暮来,积年之后,忽与群崔俱采哀鸣,绕宝数日乃去。是夕忽见一有一童子向宝再拜曰:我是西王母使者,往蓬莱过此为鸱枭所所搏。君仁爱极救,数承恩养,今当受使南海,不得朝夕奉侍。流涕辞别,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当如此环矣。宝生子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四世三公,果应白环之数,天下无比。
杨宝性慈爱,年九岁至华阴山北,见一黄崔,为鸱枭所博;堕地下,为蝼蚁所困。即怀之,安置梁上,又被蛇虫所齧。乃移置箱中,采黄花饲之。毛羽既成。朝去暮来,积年之后,忽与群崔俱采哀鸣,绕宝数日乃去。是夕忽见一有一童子向宝再拜曰:我是西王母使者,往蓬莱过此为鸱枭所所搏。君仁爱极救,数承恩养,今当受使南海,不得朝夕奉侍。流涕辞别,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当如此环矣。宝生子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四世三公,果应白环之数,天下无比。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759~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唐·李贤注引《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唐·李贤注引《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例句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储光羲 上长史王公责躬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严维 奉试水精环
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 曹邺 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 杨知至 复落后呈同年
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沈佺期 黄鹤
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王缙 青雀歌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白居易 赎鸡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卢纶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郑愔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韦应物 宝观主白鸲鹆歌
饲雀曾传庆,烹蛇讵有殃。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
《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子)应劭〉
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䌌十重。夫赌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唐·李贤注引《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俛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父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谨。」
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䌌十重。夫赌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唐·李贤注引《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俛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父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谨。」
简释
燕石:指普通东西,或谦称己物。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例句
琼玖鬻来燕石贵,蓬蒿芳处楚兰衰。 徐夤 偶书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李嘉祐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宋国梧台东,野人得燕石。誇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 李白 古风之五十
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珉齐。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之一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杜甫 酬郭十五受判官
齐竽混韶夏,燕石厕琳琅。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捧赠同燕石,多惭失所宜。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典故
相关人物
周穆八荒
周后袭昆仑
相关人物
周穆王
《穆天子传》卷三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执玄圭白璧以见西王母,献锦组百缕,金玉百斤。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执玄圭白璧以见西王母,献锦组百缕,金玉百斤。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
《列子》卷三《周穆王》
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命驾八骏之乘,……别日升于昆崙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于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
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命驾八骏之乘,……别日升于昆崙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于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
《漢語大詞典》:袭衣(襲衣)
(1).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 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
(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 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
(3).成套衣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詔尚书左司郎中 汪应辰 宴 国 於 玉津园 ……加赐袭衣、金带、器、币有差。”
(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 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
(3).成套衣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詔尚书左司郎中 汪应辰 宴 国 於 玉津园 ……加赐袭衣、金带、器、币有差。”
《漢語大詞典》:一袭(一襲)
(1).一身,一套。《汉书·叔孙通传》:“﹝ 二世 ﹞乃赐 通 帛二十疋,衣一袭,拜为博士。” 颜师古 注:“一袭,上下皆具也,今人呼为一副也。”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赐 甘需 羽衣一袭,表其墟为‘明真里’也。”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蒙恩赐金紫》诗:“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个童子请他进食。食毕,復请他到便室具汤沐浴,进新衣一袭。” 张承志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一个白发飘拂的老奶奶,身穿一袭古铜色的 蒙古 袍子。”
(2).一重。《通雅·算数》:“凡一重谓之一袭,不独衣称袭也。<文选>‘应门八袭’,又‘十袭珍藏’,皆谓重数也。”
(2).一重。《通雅·算数》:“凡一重谓之一袭,不独衣称袭也。<文选>‘应门八袭’,又‘十袭珍藏’,皆谓重数也。”
《國語辭典》:衔环(銜環) 拼音:xián huán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瘉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國語辭典》:黄雀衔环(黃雀銜環) 拼音:huáng què xián huán
东汉时杨宝因救了一只黄雀,而得到四枚白环相报。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比喻报恩。《镜花缘》第一三回:「适在海中取参,见一大蚌,特取其珠,以为『黄雀衔环』之报,望恩人笑纳。」
《漢語大詞典》:燕珉
见“ 燕石 ”。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