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袭夺(襲奪)  拼音:xí duó
出其不意的夺取。《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漢語大詞典》:袭蹈(襲蹈)
犹蹈袭。因袭沿用。《韩诗外传》卷七:“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蹈其所以安存,则未有以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唐 韩愈 《樊绍述墓志铭》:“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於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曩昔大吏无卓絶之才识,往往袭蹈故常,或欲措施而权不属,未能奋树规模。” 章炳麟 《程师》:“自 晋 以降,特达之士,虽往往在吏职,然不以其学假借王官,何者?知学校之守,袭蹈常故而已!”
《國語辭典》:袭迹(襲跡)  拼音:xí jī
蹈袭前人的轨迹、作法。《孔子家语。卷三。观周》:「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韩非子。孤愤》:「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袭沿(襲沿)
因循,沿袭。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唐 兴,诗人承 陈 隋 风流,浮靡相矜,至 宋之问 、 沈佺期 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
分類:因循沿袭
《國語辭典》:剿袭(勦襲)  拼音:chāo xí
抄录他人的创作、构想以为己有。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一:「今人之言,大抵剿袭之言。」也作「剿袭」。
《漢語大詞典》:递袭(遞襲)
(1).轮流侵袭。宋书·索虏传论:“五胡递袭,翦覆诸华。” 南朝 梁 沈约 《改天监元年赦诏》:“门下,五精递袭,皇王所以受命,四海乐推, 殷 周 所以改物。”
(2).犹承袭。周书·儒林传序:“自兹以降,三微骤迁,五纪递袭,损益异术,治乱殊涂。”
《漢語大詞典》:踵袭(踵襲)
犹沿袭。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政治所出,大抵踵袭卑陋,因於世俗而已。”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 英宗 遗言,免用宫嬪殉葬,此最盛德事…… 英宗 一言,前足以杜歷代之踵袭,后足以立万世之法程。” 清 赵翼 《大石佛歌》:“尔后踵袭遂流播,土木庄严日显赫。”
分類:沿袭
《國語辭典》:剽袭(剽襲)  拼音:piào xí
抄袭、袭用。宋。欧阳修绛守居园池〉诗:「孰云已出不剽袭,句断欲学盘庚书。」
分類:抄袭
《漢語大詞典》:袭承(襲承)
承受;继承。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可以袭承天意,可以敬授人时。” 郁达夫 《出奔》一:“ 董玉林 于 董长子 死后,还袭承了床头土下埋藏起来的一酒瓮雪白的大花边。”花边,指银元。
《漢語大詞典》:袭荷(襲荷)
犹袭承。 唐 罗隐 《谗书·拾甲子年事》:“一旦袭荷家业,苟不以法而得,亦宜不以法而终,此倚伏之常数也。”
《漢語大詞典》:袭破(襲破)
用突袭手段击败敌方。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 用 蒯通 计,遂袭破 齐 。”后汉书·张奂传:“﹝ 奂 ﹞乃潜诱 乌桓 阴与和通,遂使斩 屠各 渠帅,袭破其众。”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 吴郡 人 朱燮 、 晋陵县 人 管崇 起兵,袭破 隋 将 赵六儿 营,众至十万人。”
分類:击败敌方
《漢語大詞典》:八袭(八襲)
犹言八重。文选·张协〈七命〉:“应门八袭,琁臺九重。” 李善 注引 郭璞 尔雅注曰:“袭犹重也。”《隋书·音乐志上》:“开我八袭,闢我九重。”
《國語辭典》:袭用(襲用)  拼音:xí yòng
沿袭采用。如:「她袭用去年露天义演的模式,举办第六场个人演唱会。」
分類:沿袭采用
《分类字锦》:袭组(袭组)
宋濂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传圭袭组为难能世其德业为难
分类:组绶
《韵府拾遗 缉韵》:初袭(初袭)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及炀帝终暴叔宝初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