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沙鹘(沙鶻)
栖息于沙漠地带的鸷鸟。健飞,善于袭击其他鸟类。 唐 张蠙 《过萧关》诗:“ 陇 狐来试客,沙鶻下欺人。” 元 吴莱 《寄柳博士》诗:“遡风沙鶻健,衝雪野駞驯。”
《漢語大詞典》:袭掠(襲掠)
袭击抢掠。 许地山 《集外·萤灯》:“ 墨西哥 海岸底居民,以前为防海贼底袭掠,夜间宁愿用萤火,也不敢点灯。”
分類:袭击抢掠
《漢語大詞典》:突战(突戰)
伏兵袭击的战术。六韬·突战:“发吾伏兵,以衝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鬭,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
《漢語大詞典》:抄击(抄擊)
包抄袭击。后汉书·鲜卑传:“ 耿曄 遣 乌桓 亲 汉 都尉 戎朱廆 率众王侯 咄归 等,出塞抄击 鲜卑 ,大斩获而还。”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时后军犹数万人, 高丽 随而抄击,最后羸弱数千人为所杀略。”
《漢語大詞典》:破击(破擊)
破坏和袭击。 毛泽东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必须放手组织武装工作队,成百队成千队地深入敌后之敌后,组织人民,破击敌人的交通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分類:破坏袭击
《國語辭典》:劫牢  拼音:jié láo
袭击牢狱企图救出囚犯。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若是未经解出,拼的劫牢,定要救俺哥哥者。」
《國語辭典》:火牛阵(火牛陣)  拼音:huǒ niú zhèn
战国时齐将田单以油浸苇草,束扎在牛尾后,再放火燃烧,使牛发怒,而冲陷敌阵,大破燕军的战术。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
《漢語大詞典》:火牛
(1).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 燕 军夜大惊。”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 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
(2).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 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漢語大詞典》:诱击(誘擊)
诱敌而予以袭击。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 周大勇 给团首长汇报了执行诱击敌人的情形以后,向一营驻的村子走去。”
《漢語大詞典》:游轶(游軼)
游动袭击。《捻军资料别集·曾国荃函》:“此次臺斾赴 荆 ,正值捻踪在 襄河 北岸游軼之时。”
分類:游动袭击
《國語辭典》:游击战(游擊戰)  拼音:yóu jí zhàn
为基于政治理想与民众相结合所组成的武力或正规部队,在敌方控制地区内,所从事的战斗活动。为一种机动、灵活的战法,藉伏击、破坏、扰乱等手法,以减低敌方的战斗效率及工业生产能量,打击其士气,颠覆其政权。
《漢語大詞典》:掩攻
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乙未,征南将军 王昶 渡 江 ,掩攻 吴 ,破之。”
《漢語大詞典》:袭扰(襲擾)
袭击侵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 老葛 估计敌机大约又是在 无守河 川的公路上袭扰,这里不过是飞机绕圈飞行经过的地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疲劳和困倦开始袭扰着人们,速度慢下来了。”
分類:袭击侵扰
《国语辞典》:矢石之难(矢石之难)  拼音:shǐ shí zhī nàn
遭受矢石的袭击。指亲临战场,参与作战。《史记。卷三九。晋世家》:「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国语辞典》:防震设计(防震设计)  拼音:fáng zhèn shè jì
在使结构体及其附属品能抵抗因地震袭击所引致之横向力的设计。也称为「耐震设计」。
《国语辞典》:劳师袭远(劳师袭远)  拼音:láo shī xí yuǎn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多用以指冒险、不易成功的军事行动。《清史稿。卷四一八。毛昶熙传》:「剿贼于既聚之馀,何如蹙贼以难聚之势?而又无劳师袭远之危,轻进损威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