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88
典故
22
词典
281
分类词汇
76
佛典
1
其它
8
共388,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袖箭
袖套
袖刃
袖袪
筒袖
韬袖
拙袖
袖标
桂袖
恭袖
抚袖
裸袖
鹿袖
襦袖
皮袖
《漢語大詞典》:
袖箭
古代的一种兵器。箭装于筒中,内设弹簧,一按机括,箭即发出。筒长六寸,箭长四寸六分。用时藏于袖中,故名。
《
元史·顺帝纪二
》
:“辛未,禁弹弓、弩箭、袖箭。”
《
武备志
》
卷一○二引
《杂箭》
:“袖箭者,箭短而簇重,自袖忽发,可以御人三十步之远。近世大将军 刘綎 最善之。”
《
儿女英雄传
》
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袖箭、拳脚,都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分類:
兵器
筒中
弹簧
《国语辞典》:
袖套
拼音:
xiù tào
以较粗的布帛制成,套在衣袖外面,用以保护肘部的袖子筒状套。
分类:
布帛
衣袖
外面
保护
袖子
《国语辞典》:
袖刃
拼音:
xiù rèn
在袖中暗藏兵器。唐。刘禹锡〈武夫〉词:「探丸害公吏,袖刃妒名倡。」
分类:
袖中
暗藏
兵器
刘禹锡
武夫
《漢語大詞典》:
袖袪
袖子的边口。 清 朱大韶
《
实事求是斋经义·驳蔡氏裼袭袒说
》
:“深衣,冬时以鹿皮为裘,而横长其袖袪。”
分類:
袖子
边口
《分类字锦》:
筒袖(筒袖)
宋书王彦德传:除江州刺史。赐以诸葛亮筒袖铠。
分类:
甲
《漢語大詞典》:
韬袖(韜袖)
古代射猎用的皮护臂。
分類:
射猎
护臂
《漢語大詞典》:
拙袖
《
史记·五宗世家
》
“﹝ 长沙定 王发 ﹞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溼贫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景帝 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詔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 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迴旋。’帝以 武陵 、 零陵 、 桂阳 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
《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
:“先是 辽 欲过 鸭緑江 为界, 高丽 上表云:‘……归 汶阳 之旧田,抚绥敝邑;回 长沙 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 朴寅亮 之词也。 辽 主善之,遂寝其议。”
分類:
裴骃
应劭
幅员
狭小
邦国
《漢語大詞典》:
袖标(袖標)
袖子上或胳膊上佩戴的标志。
《解放军文艺》
1975年第10期:“这时,许多工人从怀里掏出火红的袖标,戴在自己粗壮的胳膊上。”
分類:
袖子
胳膊
佩戴
标志
《骈字类编》:
桂袖(桂袖)
唐 权德舆
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履舄纷纭桂袖攒,朱颜倚醉尽君欢。
《分类字锦》:
恭袖
阮籍达庄论:差肩而坐,恭袖而检。
分类:
袖
《分类字锦》:
抚袖(抚袖)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诗
结剑从深景,抚袖逐曾光。
分类:
袖
《漢語大詞典》:
裸袖
见“ 裸袖揎衣 ”。
《國語辭典》:
裸袖揎衣
拼音:
luǒ xiù xuān yī
捲起衣袖,裸露臂膀。元。马致远〈哨遍。自唐晋倾亡套〉曲:「当日先生沉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霜毫历历蘸寒泉。」
分類:
衣袖
《骈字类编》:
鹿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漢語大詞典》:
襦袖
亦作“ 襦褏 ”。 襦袄袖子。
《
新唐书·车服志
》
:“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襦袖不过一尺五寸。” 宋
无名氏
《
鬼董
》
卷一:“ 刘氏 见 吴生 来,尽去襦褏,挺然立庭。”
分類:
袖子
《分类字锦》:
皮袖
苏轼
野鹰来诗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分类:
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