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5
词典
3
分类词汇
41
佛典
21
共41,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田衣
佛衣
坏衣
水田衣
坏色衣
横衣
加沙
福田衣
忍辱铠
香裓
稻田衣
莲花服
梵服
逍遥服
只衼
《國語辭典》:
田衣
拼音:
tián yī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裳。因为出家人是众生的福田,供养出家人有大功德,故称为「田衣」。《广弘明集》卷二五:「窃闻:真俗异区,桑门割有生之恋;幽显殊服,田衣无拜首之客。」也称为「福田衣」。
分類:
袈裟
僧
多方
方格
形图
图案
《漢語大詞典》:
佛衣
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
:“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 唐
刘禹锡
《佛衣铭》
:“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参见“ 传衣鉢 ”。
分類:
袈裟
佛教
禅宗
六祖
以前
传法
信物
《國語辭典》:
传衣钵(傳衣缽)
拼音:
chuán yī bō
佛教中的禅宗以袈裟及钵代代相传,作为佛法传承的信證。后泛称学术技能的授受为「传衣钵」。《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分類:
传授
佛法
袈裟
食具
佛教
禅宗
初祖
五祖
后
《漢語大詞典》:
坏衣(壞衣)
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故僧衣皆以坏色染成,因名坏衣。 唐
李端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
诗:“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宋
梅尧臣
《乾明院碧鲜亭》
诗:“坏衣削髮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分類:
袈裟
僧尼
正色
间色
《國語辭典》:
水田衣
拼音:
shuǐ tián yī
袈裟的别名。参见「袈裟」条。
分類:
袈裟
各色
拼合
长方形
衣服
连缀
《国语辞典》:
坏色衣(坏色衣)
拼音:
huài sè yī
袈裟。僧尼避用红、黄、青、白、黑五种正色,因此僧衣以其他杂色染成,故称为「坏色衣」。
分类:
袈裟
僧尼
正色
《漢語大詞典》:
横衣
指袈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
:“故捨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缾鉢,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絶其嗣续。”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加沙
袈裟。 元
袁桷
《昌上人游京师》
诗:“加沙不展蒲团稳,此是 开元 妙总持。”
分類:
袈裟
《國語辭典》:
福田衣
拼音:
fú tián yī
袈裟的别名。参见「袈裟」条。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忍辱铠(忍辱鎧)
佛教语。袈裟的别名。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
《法华经·持品》
:“恶鬼入其身,駡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鎧。”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
:“忍辱之鎧,安施九种,功德之衣,惭愧八法。”亦省作“ 忍鎧 ”。
《
大智度论
》
卷十:“忍鎧心坚固,精进弓力强。”
分類:
佛教语
袈裟
忍辱
《漢語大詞典》:
香裓
袈裟;僧袍。 宋
林逋
《怀长吉上人北游》
诗:“青山日已远,香裓渐多尘。”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稻田衣
袈裟的别称。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
:“多絶羶腥,効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莲花服(蓮花服)
即袈裟。 清
钱谦益
《为陈伯玑题浣花君小影》
诗之一:“薄装自製莲花服,礼罢金经伴读书。”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梵服
指袈裟。
《
法苑珠林
》
卷六六:“沙门何不全髮肤,去袈裟,释梵服,披綾罗?”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逍遥服
袈裟的别称。
分類:
袈裟
《漢語大詞典》:
只衼
袈裟。僧尼的法衣。
分類:
袈裟
僧尼
法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