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2
词典
1
分类词汇
261
共26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口头
宣言
合意
达意
获申
情语
词义
军号
言宣
将诚
对偶
抒情
芣苢
讴思
道说
《國語辭典》:
口头(口頭)
拼音:
kǒu tóu
言语。如:「口头答覆」。《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没的?」
《國語辭典》:
口头(口頭)
拼音:
kǒu tou
食物的滋味。《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道:『我尝了不好,也不知别人说怎么样?』宝钗道:『口头也还好。』」
分類:
口头
味道
表达
区别
《國語辭典》:
宣言
拼音:
xuān yán
1.逢人公开声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发表意见。《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政府、政党或其他团体把对某事件的主张,用文书对外的宣示。如:「独立宣言」。
分類:
宣言
宣告
发表
国家
扬言
声明
言论
宣布
政党
故意
表达
达意
意见
散布
团体
领导
导人
重大
大问
问题
公开
示意
宣传
号召
文告
《國語辭典》:
合意
拼音:
hé yì
1.表达心意。《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2.具有相同的意愿。汉。陆贾《新语。本行》:「周流天下,无所合意。」《红楼梦》第三七回:「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赶情说了大家合意。」
3.满意、合乎心意。《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你那个叫翠环,都是雪白的皮肤,很可爱的。你瞧他的手呢,包管你合意。」《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提起笔来,意思是有,无奈做来做去,总不合意。」
分類:
合意
意愿
迎合
表达
迎合人意
共同
达思
着意
心意
思想
人意
中意
《國語辭典》:
达意(達意)
拼音:
dá yì
表明意思。《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序》:「六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分類:
表达
达心
达心意
心意
达意
意愿
《漢語大詞典》:
获申(獲申)
犹言得以表达。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坟塋幽沦,百年荒翳,天衢开泰,情礼获申,故老掩涕,三军悽感。”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 鉅平 之恳诚必固, 永昌 之丹慊获申。”
分類:
得以
表达
《國語辭典》:
情语(情語)
拼音:
qíng yǔ
表达情意的语言或文字。元。
燕公楠
〈
摸鱼儿。又浮生平头六十
〉词:「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
分類:
感情
表达
达情
描写
情爱
言语
文章
语言
《國語辭典》:
词义(詞義)
拼音:
cí yì
语词表达的意义。
分類:
词义
文辞
文词
语言学
和义
义理
言词
语音
表达
意义
《國語辭典》:
军号(軍號)
拼音:
jūn hào
战争及操演时,用以传示号令的号筒。
分類:
军号
军队
军中
中士
中口
士兵
传递
口令
职衔
简易
号令
信号
号房
喇叭
规定
音调
表达
《漢語大詞典》:
言宣
(1).语言显露。
《
宋史·儒林传八·叶味道
》
:“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
(2).表达,表白。 曹靖华
《飞花集·梅园断想》
:“依依之情,莫可言宣。”
分類:
表达
显露
表白
《漢語大詞典》:
将诚(將誠)
表达诚意。
《
清史稿·礼志四
》
:“至四时进献,按时以奉,春雏鷄二,夏子鹅一,秋鱼一,冬雉二,选肥且泽者以将诚焉。”
分類:
表达
达诚
诚意
《國語辭典》:
对偶(對偶)
拼音:
duì ǒu
1.在语文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的,称为「对偶」。如唐。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男女相配成偶,称为「对偶」。
分類:
对偶
修辞格
夫妇
对手
配偶
双方
身份
地位
相配
字句
加强
表达
效果
《國語辭典》:
抒情
拼音:
shū qíng
抒发感情。《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晋。卢谌〈赠崔温〉诗:「良俦不获偕,抒情将焉诉。」
分類:
抒情
表达
达情
情思
抒发
发情
情感
《國語辭典》:
芣苢
拼音:
fóu yǐ
1.车前的别名。参见「车前」条。
2.《诗经。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或亦指为咏妇人采芣苢之诗。首章二句为:「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分類:
草名
车前
篇名
多子
庆贺
生子
恶疾
表达
患恶
同情
《漢語大詞典》:
讴思(謳思)
讴歌以表达思念之情。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何文安公挽联》
:“省臺故事,都邑謳思,门墙述训,令名传 荆国 先贤。”
分類:
讴歌
表达
达思
思念
《漢語大詞典》:
道说(道説)
称说;口头表达。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 非 为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书。”
《敦煌曲子词·倾杯乐》
:“每道説水济(际)鸯鸞,惟指樑间双鷰。”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
:“今冬有人自京至,向我道説 玄明宫 。”
分類:
道说
称说
说
口头
表达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