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超增补廪(超增補廪)
旧时生员有定额,定额之外录取的为增广生员,成绩好的,由政府供给膳食,补入廪生名额,谓之“超增补廪”。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十一岁游庠,超增补廪。”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小子自幼习儒,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观场一十五次。”
《漢語大詞典》:裁长补短(裁長補短)
犹言取长补短。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安道 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 袁彦伯 之亚乎?”
《漢語大詞典》:财政补贴
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资助社会集团或居民。如价格补贴、房租补贴等。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漢語大詞典》:拔补(拔補)
提拔补官。《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 小岑 復 汉阳 ,也是 包起 、 柳青 之力。 剑秋 大喜,都拔补了营官。”
分類:提拔补官
《韵府拾遗 麌韵》:裨补(裨补)
马融忠经序:作为此经,庶少裨补。
《國語辭典》:帮补(幫補)  拼音:bāng bǔ
在经济上予以资助。《红楼梦》第一○六回:「如今丈人抄了家,不但不来瞧看,帮补照应,倒赶忙的来要银子。」也作「帮贴」、「帮钱」。
《國語辭典》:得不补失(得不補失)  拼音:dé bù bǔ shī
做事所付出的功夫太多,而得到的成果太少。《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也作「得不酬失」、「得不偿失」。
《國語辭典》:得不偿失(得不償失)  拼音:dé bù cháng shī
做事所付出的功夫太多,而得到的成果太少。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也作「得不补失」、「得不酬失」。
《漢語大詞典》:顶补(頂補)
顶替补缺。 清 杨宾 《柳边纪略》卷二:“至兵丁亡故,老病退甲之缺,有子嗣者,准其顶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恤孤贫》:“要查须真正老疾幼残穷孑之人,方准入册,支领,若有死亡报官掩埋,仍准如前项人顶补。” 茅盾 《微波》:“总是要等到 李太太 或者大小姐好容易放下了碗筷,她这才顶补上去。”
分類:顶替补缺
《漢語大詞典》:东补西凑(東補西凑)
同“东挪西凑”。 朱自清 《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 立达 筹款子,还得跑 北京 ,跑 南京 。”
《國語辭典》:垫补(墊補)  拼音:diàn bǔ
暂时借用或挪用。《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兄弟又不在家,又没个商量,少不得拿钱去垫补。」
《國語辭典》:点补(點補)  拼音:diǎn bǔ
在正餐外吃少量的食物来填补肚子。《红楼梦》第六二回:「姑娘们顽一回子,还该点补些小食儿。」《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这一顿,就撮了三大碗半小米子粥,还点补了二十来个鸡子儿,也没听见她嚷个头晕肚子疼的。」
《國語辭典》:打补钉(打補釘)  拼音:dǎ bǔ dīng
旧指补鞋底。泛指补缀衣服。《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太阳照著发亮,身上一件打补钉的竹布长衫。」也作「打补靪」。
《漢語大詞典》:打补靪(打補靪)
见“ 打补钉 ”。
《國語辭典》:打补钉(打補釘)  拼音:dǎ bǔ dīng
旧指补鞋底。泛指补缀衣服。《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太阳照著发亮,身上一件打补钉的竹布长衫。」也作「打补靪」。
《高级汉语词典》:撮补
从中帮助
《高级汉语词典》:搭补  拼音:dā bǔ
帮补;贴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