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补陀(補陀)
见“ 补陁落迦 ”。
《漢語大詞典》:补陁落迦(補陁落迦)
即 普陀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补陁落迦山 自 明州 定海县 招宝山 泛海东南行,两潮至 昌国县 ,自 昌国县 泛海到 沈家门 ,过 鹿狮山 ,亦两潮至山下。”亦省作“ 补落迦 ”、“ 补陁 ”、“ 补陀 ”。 宋 陆游 《海山》:“ 补落迦山 访旧游,菴摩勒果隘中州。” 钱仲联 校注:“《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普陀洛迦山 ,在 浙江 定海县 治东百里许海中,为《华严经》 善财 第二十八参 观世音菩萨 説法处。’” 金 元好问 《云岩》诗:“世外元无 种香国 ,海内真有 补陁巖 。” 清 黄宗羲 《苍水张公墓志铭》:“公之小校降,欲生致公以为功,与其徒数十人,走 补陀 ,伪为行脚僧。”参见“ 普陀 ”。参阅《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韵府拾遗 麌韵》:能补(能补)
嵇康诗: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漢語大詞典》:补处(補處)
《漢語大詞典》:补弊(補弊)
见“ 补敝 ”。
《漢語大詞典》:补填(補填)
补充空缺。《旧唐书·李德裕传》:“每年支用,犹欠十三万贯不足,常须是事节俭,百计补填,经费之中,未免悬欠。”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竢将来吏人年满转出,或死亡事故,更不补填,及额而止。”
《高级汉语词典》:补种 拼音:bǔ zhòng
在出现缺苗的农作物中,重新种植
《漢語大詞典》:遗补(遺補)
唐 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给舍之材,选於御史遗补郎官。”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给諫既不敢违上旨,遗补又不敢贡直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唐 人称拾遗、补闕曰遗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