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48,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衣缨
衣飘
衣痕
遗衣
珠衣
化衣
衣簪
水衣
白袷衣
军衣
衣囊
明衣
补衣
衣裙
衣裓
《漢語大詞典》:衣缨(衣纓)
(1).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王者:“王者衣缨之费,盘餚之直,岁不过乎百万。”
(2).借指官宦世家。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固以衣缨仰训,黎庶投怀。”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命苟未合,虽降衣缨而求屠博,尚不可得,况郡佐乎?” 明 文徵明 《敕封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陈君墓表》:“ 陈氏 遂为 吴郡 衣缨之族。”
《骈字类编》:衣飘(衣飘)
唐 乔知之 和苏员外寓直 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
《骈字类编》:衣痕
唐 齐己 竟陵遇昼公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
《韵府拾遗 元韵》:陈经国词镜影霜侵衣痕尘暗赢得狂名传世间
《漢語大詞典》:遗衣(遺衣)
指死者的衣服。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宋 王安石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宋 王十朋 《显仁皇后挽词》之二:“ 瑶池 燕仙侣,窆石塟遗衣。”
分類:死者衣服
《骈字类编》:珠衣
卢照邻文珠为衣兮翡翠裳不可以混樵蒸些
《漢語大詞典》:化衣
谓衣着变色。形容仕途奔波之苦。 唐 李峤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诗:“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宋 欧阳修 《送方希则序》:“余自来上都,寓謁舍,化衣京尘,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参见“ 化衣尘 ”。
《漢語大詞典》:化衣尘(化衣塵)
指所蒙受的使衣着变色的尘土。多形容仕途奔波之苦。语出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唐 赵嘏 《寄归》诗:“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 长安 不见春。”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世事忽惊翻手雨,马蹄又踏化衣尘。”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诗:“十年蹋遍化衣尘,故里重逢翠陌春。”
《國語辭典》:衣簪  拼音:yī zān
衣冠与簪缨。为仕宦者的服饰,故用以指官宦。《宋书。卷九一。孝义传。龚颖等传》史臣曰:「若夫孝立闺庭,忠被史策,多发沟畎之中,非出衣簪之下。」
《國語辭典》:水衣  拼音:shuǐ yī
青苔。晋。张协〈杂诗〉一○首之一○:「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唐。杜甫 重题郑氏东亭诗:「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分類:青苔水苔
《漢語大詞典》:水苔
苔藻类植物。也叫石发、石衣、水衣、水绵、藫。可吃。尔雅“藫、石衣” 晋 郭璞 注:“水苔也,一名石髮, 江 东食之。”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凡有要看的人,得拿出一片嫩榆叶,如果住在水排上,就改给一贝壳鲜水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釐
《国语辞典》:白袷衣  拼音:bái jiá yī
白夹衣。唐人的閒居便服。唐。李商隐〈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漢語大詞典》:军衣(軍衣)
军服。 老舍 《骆驼祥子》三:“他自己那身破军衣,脸上的泥,与那一脑袋的长头发,能使人相信他是个拉骆驼的吗?”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在《保卫延安》中,它的主人公们,穿的是军衣,拿的是枪杆子,面对的是全副武装的敌人。”
分類:军服
《漢語大詞典》:衣囊
盛衣服的包裹或口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宁子 职纳橐饘焉” 晋 杜预 注:“橐,衣囊。”新唐书·杨再思传:“初,调 玄武 尉,使至京师,舍逆旅,有盗窃其衣囊, 再思 遇之,盗窘谢。”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晋 王廞 之败,沙门 曇永 匿其幼子 华 ,使提衣囊自随。”
《國語辭典》:明衣  拼音:míng yī
1.斋戒时,浴后所穿的衣服。《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2.丧衣,死者殓前所穿的内衣。《仪礼。士丧礼》:「明衣裳用布,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
3.神明之衣。《穆天子传》卷六:「昧爽,天子使嬖人赠田文锦明衣九领。」
《漢語大詞典》:补衣(補衣)
打过补丁的衣服。吕氏春秋·顺说:“ 田赞 衣补衣而见 荆王 。” 高诱 注:“补衣,弊衣也。”
《漢語大詞典》:衣裙
下裳。泛指衣和裙。宋书·五行志一:“ 陈郡 谢灵运 有逸才,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民间謡曰‘四人挈衣裙,三人捉坐席’是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那 张金凤 整好衣裙,仍同 十三妹 回到西间坐下。” 茅盾 《子夜》一:“我去年到乡下去过,也没看见像你这一身老式的衣裙。”
分類:衣裙下裳
《漢語大詞典》:衣裓
(1).衣襟。亦指僧衣。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然后蔑衣裓之赠,委财施之会不顾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 金陵 王 某家,有大石子,中具兜尘观世音像,趺坐如生,面目衣裓如画。” 清 卢文弨 锺山札记·裓:“衣裓用於释氏为多,然亦可通用……非专指衣襟也。”
(2).佛教徒挂在肩上的长方形布袋,用作拭手和盛物。《法华经·譬喻品》:“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 唐 寒山 《诗》之一五六:“住不安釜灶,行不齎衣裓。”
(3).一种盛花之器。阿弥陀经义记:“天华至妙,名曼陀罗,色妙无比,香气芬馥,常以清旦,衣裓盛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衣裓是盛华器,形如函而有一足,手擎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