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2,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衣食者民之本
行针布线
行针走线
绣衣朱履
同袍同泽
韦布匹夫
衣不布体
衣衫蓝褛
衣冠蓝缕
衣冠沐猴
抱身儿
裁衣尺
褖衣
围兜
逃勇
《国语辞典》:衣食者民之本  拼音:yī shí zhě mín zhī běn
衣服和食物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汉。桓宽《盐铁论。力耕》:「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国语辞典》:行针布线(行针布线)  拼音:xíng zhēn bù xiàn
本指裁缝衣服的技术。比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宋。曾季狸《艇斋诗话》:「韩子苍少以诗见苏黄门,黄门赠诗云:『我读君诗默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人问黄门:『何以比储光羲?』黄门云:『见其行针布线似之。』」也作「步线行针」。
《国语辞典》:行针走线(行针走线)  拼音:xíng zhēn zǒu xiàn
本指裁缝衣服的技术。比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胜葫芦。么篇〉:「你看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著虚嚣。」也作「步线行针」。
《国语辞典》:绣衣朱履(绣衣朱履)  拼音:xiù yī zhū lǚ
绣花的衣服,红色的鞋子。形容穿著华丽。或借指穿著华丽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
《国语辞典》:同袍同泽(同袍同泽)  拼音:tóng páo tóng zé
袍,外衣。泽,通「襗」,内衣。同袍同泽,指共穿一件衣服。语本《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后用以形容军中同事间患难与共的友情。如:「军队就像个大家庭,相互要有同袍同泽的情感,互助互持。」
《国语辞典》:韦布匹夫(韦布匹夫)  拼音:wéi bù pǐ fū
穿著粗陋衣服的平民、老百姓。泛指普通百姓。明。陆采《怀香记》第九出:「小姐是金屋阿娇,瑶喜仙子。小生乃草莱下士,韦布匹夫。比而论之,真个天渊殊判。」
《国语辞典》:衣不布体(衣不布体)  拼音:yī bù bù tǐ
衣服破烂短少,遮蔽不住身体。形容极为穷困。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也作「衣不蔽体」。
《国语辞典》:衣衫蓝褛(衣衫蓝褛)  拼音:yī shān lán lǚ
衣服破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眷们各各盛妆斗富,惟有赵娘子衣衫蓝褛。」也作「衣衫褴褛」。
分类:衣服破烂
《国语辞典》:衣冠蓝缕(衣冠蓝缕)  拼音:yī guān lán lǚ
衣服破旧。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六。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国语辞典》:衣冠沐猴  拼音:yī guān mù hóu
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猕猴。比喻人虚有仪表而不脱粗鄙本性。元。汪元亨〈朝天子。新诗吟兴浓〉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国语辞典》:抱身儿(抱身儿)  拼音:bào shēn ér
北平方言。形容衣服剪裁十分合身。
《国语辞典》:裁衣尺  拼音:cái yī chǐ
旧日常用的尺,可作为裁制衣服的量尺,故称为「裁衣尺」。也称为「裁尺」。
《国语辞典》:褖衣  拼音:tuàn yī
1.古代王后的衣服。《周礼。天官。内司服》汉。郑玄。注:「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2.有红色边缘的黑衣服。《仪礼。士丧礼》:「爵弁服纯衣,皮弁服,褖衣,缁带,韎韐,竹笏。」汉。郑玄。注:「黑衣裳赤缘,谓之褖。褖之言缘,所以表袍者也。」
《国语辞典》:围兜(围兜)  拼音:wéi dōu
幼儿穿挂在胸前,用来承接口水,防止衣服潮湿或污染的穿著物。也称为「围兜兜」、「围嘴儿」。
《国语辞典》:逃勇  拼音:táo yǒng
旧时的兵丁,在衣服背面印上一个很大的勇字,故称兵为「勇」。逃勇指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