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脱衣
(1).脱掉衣服。《国语·齐语》:“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体涂足。” 韦昭 注:“脱,解也。”《后汉书·王霸传》:“ 霸 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殮之,伤者恭亲以养之。”《南齐书·张融传》:“后 超民 孙 微 ,冬月遭母丧,居贫, 融 往吊之。悉脱衣以为賻,披牛被而反。”
(2).《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 使 武涉 往説 韩王信 ,﹞ 韩信 谢曰:‘臣事 项王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 楚 而归 汉 。 汉王 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后因以“脱衣”喻慷慨施惠。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胡公 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必志安,脱衣已被 汉 恩暖,离歌不道 易水 寒。”
(2).《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 使 武涉 往説 韩王信 ,﹞ 韩信 谢曰:‘臣事 项王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 楚 而归 汉 。 汉王 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后因以“脱衣”喻慷慨施惠。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胡公 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必志安,脱衣已被 汉 恩暖,离歌不道 易水 寒。”
《漢語大詞典》: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漢語大詞典》:藻火
(1).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孔 传:“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綉,施于裳也。”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米芾 ﹞有好洁之癖,任太常博士,奉祠太庙,乃洗去祭服藻火,而坐是被黜。” 清 郑任钥 《春蚕词》:“不辞小妇闺中苦,愿作山龙藻火裳。”
(2).借指官服。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康有为 《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改元设参谋,明堂灿藻火。”
(2).借指官服。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康有为 《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改元设参谋,明堂灿藻火。”
《漢語大詞典》:青襟
(1).青色衣服的交领。 唐 戎昱 《送苏参军诗》:“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迴首愴离羣。”
(2).借指学子之服。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诗:“多慙十载游 梁 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3).借指学子。《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唐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诗:“ 丘 门多白首, 蜀郡 满青襟。”
(4).借指青年时期。 唐 窦群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诗:“白髮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
(5).喻指襟怀,心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怯离愁青襟似麻,问归期西风及瓜。”
(2).借指学子之服。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诗:“多慙十载游 梁 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3).借指学子。《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唐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诗:“ 丘 门多白首, 蜀郡 满青襟。”
(4).借指青年时期。 唐 窦群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诗:“白髮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
(5).喻指襟怀,心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怯离愁青襟似麻,问归期西风及瓜。”
《國語辭典》:小样(小樣) 拼音:xiǎo yàng
1.气度小,不气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